第五十七章 激蕩的世界(下)(1 / 3)

首先,克列孟梭提拔以鎮壓馬提尼克起義,並曾曆任法屬蘇丹和馬達加斯加總督,並且因素有遠見而得到法國民意一致擁護的約瑟夫=加利埃尼將軍出任陸軍部長。

這位五十六歲卻依然精力充沛的資深悍將一上任就揮動大刀,把法國總參謀部的一批“軍事神秘主義派”軍官“砍殺得七零八落”。一直與其不睦的霞飛被調離總參謀部就任第十二軍軍長,[搜索最新更新盡在]

o那爾被打發到俄國“考察軍事”,杜貝爾,杜蘭德等人逐漸失去權力。

隨即,加利埃尼和米歇爾等人合作,提出了法**事改革的初步計劃,即所謂“加利埃尼革命”,其原則就是“德國人有的我們都要有,而且要有更多”。這個簡單化的原則最大限度上ji發了法國人的民族自尊心。

加利埃尼認為,為了應對“德國為首的軍事集團的壓迫”,法國至少要擁有一百二十萬人的常備陸軍,四百萬人的預備役人員,以及不低於九十萬噸的艦隊,還需要大力加強空中戰力,以“嚇阻敵意鄰國的一切軍事冒險”。

加利埃尼的擴軍計劃震動了整個法國政壇,也讓法**界歡欣鼓舞。這位新任陸軍部長在軍內的威望頓時攀升到了極點,連帶著克列孟梭也成了法國民族主義者眼中的新偶像。

不過,法國議會不愧為“自由市場式國會”,參眾兩院各黨團的議員們使盡了渾身解數,抓住這個機會表現自己,卻讓整個擴軍計劃遇到了重重阻礙。

有人認為“遠遠不夠”,有人則認為“負擔過重”,還有人提出“摩托化純屬天方夜譚”,有的則幹脆提出“取消常備軍,全部采取民兵體製”。預備役的方案更是遭到眾多非議,種族主義分子反對非洲裔和猶太人服役,卻要求他們出“免役稅”…一些ji進左翼則反對兵役,認為“無產階級沒有義務保衛資產階級的祖國”,法國式的誇誇其談讓加利埃尼和克列孟梭舉步維艱。

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爭吵,修訂…利益交換,暗中的無數勾心鬥角,甚至連總統法利埃也不得不站出來呼籲“為了法蘭西”,力ting內閣,法國參眾兩院最終總算通過了軍事改革計劃,並開始著手稅製改革以增加收入,尤其是擴大中央政府的收入(法國地方政府收入超過中央政府)…配合擴軍。

為了加快擴軍,也是為了加強與美國的合作,避免出現“中德美三國軸心”,法國陸軍部在總統和總理的支持下,決定啟動“對美大采購”,派遣了龐大的軍事采購代表團前往美國匹茲堡和底特律等地“考察商務”。

考察的結果讓法**方“非常滿意”,但也對美國方麵提出,法國的軍事訂貨“規模龐大”…希望美國方麵盡快調整生產能力。麵對這樣巨大的餡餅,美國各行業的公司紛紛組成“聯合體”,以優惠價格競標法國的軍事裝備采購。從各項軍需耗材…一直到卡車,裝甲汽車,摩托車,甚至利用美國履帶式拖拉機底盤開發仿中國式戰車,火炮牽引車,重炮,飛艇,飛機,法國人龐大的采購清單讓整個美國工商界集體亢奮。

法國工程師受命與美國方麵分享技術資料,美國的多家企業也在這樣天文數字的訂貨麵前接納了法國投資…美-法軍事工業協作體製的確立,逐漸對美國朝野的外交調門產生了越來越直接的影響。

麵對越發嚴峻的國際局勢,英國朝野也逐漸意識到,隨著中國的崛起,俄國的瓦解,中德兩國不但在意識形態…國家利益,甚至在地域上也逐漸開始建立聯係,正在使英國傳統的以海軍艦隊,金錢和軍事政治同盟為基礎的世界秩序逐漸走向崩潰。

麵對這一趨勢,英國“要麼被動接受,要麼主動抗爭”,而抗爭的結果,“幾乎肯定是一場決定xing的戰爭”。

已經成為英國朝野矚目之焦點的“莫爾斯=莫連”再度發表了一篇高論:《新世界與不列顛》。

“…………英格蘭的紳士必須清楚,我們每天都可以悠閑地喝著下午茶等待殖民地財富源源流入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新世界,是一個鋼鐵和石油組成的世界,也是大陸國家發展起龐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建造起龐大艦隊的世界。在這個新世界中,那些土地廣袤人口眾多的國家正在崛起,他們的商品隨著他們的軍靴,馬隊和商船湧向世界的各個角落……”

“…………情況是顯而易見的。這些國家每進一步,不列顛就不得不後退一步,而不後退,就要麵臨戰爭。可不列顛是否已經為捍衛聖喬治的榮耀做好戰爭的準備?紳士們,你們是否已經準備好騎上駿馬,登上戰艦,為了國王和不列顛與那些軍事強國久經沙場的勇士們戰鬥到底?”

“…………不列顛還沒有為這個新世界做好準備,他依然在沉睡,在滾滾流入的財富洪流中陶醉。他意識到自己必須做些什麼,卻不知道到底該怎樣去做。他的光榮屬於舊世界,而新世界卻早已粉墨登場,以巨大無比的身軀把舊世界徹底淹沒在曆史的暗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