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華夏社會主義(中)(1 / 3)

劉紫夜心頭一沉,有些憂慮地看了看身旁的丈夫,卻見這位壑帝隻是眯著眼睛不置可否,心裏一時也不知道是什麼滋味。*非常文學*

周明根的心裏咯噔一聲。

雖然他本質上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對於孟希聖所說的一些觀點也不是全然反對,甚至他也清楚,這個勞工合作運動,或者說中國的社會改革,從實際上來說是要依靠皇帝本人的意誌和力量來推動的。但像這樣**裸的“帝國社會主義”,他總覺得和當年穆鐵的那一套有很多相似之處,也本能地認為這一套理念最終會和他向往的民主,法治,平等背道而馳,擔憂最後會走向軍國主義和**統治。

他不是不信任皇帝,而是並不能完全信任人性。[]

“我認為,我中華社會黨最根本的理念就是一切為了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就必須在皇帝陛下的權威和意誌之下把全民族團結起來。要團結整個民族,就要在民族內部實現政治經濟文化的平等,建立一個公平合理的社會分配體製。

從提高社會保障,增加稅收,完善再分配入手,逐步實現對國家經濟的改造,讓國民充分分享到國家擴張和經濟進步,資源開發利用的成果,讓他們更加堅信,隻有全民族團結一致才可以實現共同富裕,共同進步。”

孟希聖坦然說道:“很多同誌說我這一套就是穆鐵當年那一套,我要說,這種看法是不符合實際的。不可否認,我參考了當年穆鐵和鐵衛軍的一些主張,但手段有差別,目標也不同。他的目的是推翻陛下,自己另搞一套個人獨裁,我們是擁戴陛下,不搞內戰。他是為了少數軍人的私利我們是為了全民族的整體利益。他是一切為了戰爭,而在我們看來,戰爭隻是手段,目的是實現民族整體利益的提升從而更好地讓個體獲得發展。”

“我們的基本政治主張,就是人民選舉,人民監督,陛下則作為國民總代表掌握最後仲裁權,行使戰爭統帥權,擁有最終決定權。社會黨上對陛下彙報,下向人民負責並受到人民和陛下的監督。社會黨失丟了人民的信任,就要下台;社會黨違背了陛下的意願,也要下台。因為那說明社會黨背棄了自身的宗旨:民族國家—皇帝三位一體

“我們在經濟領域追求公有製為主體,私有製為補充,但一切企業組織都要受到政府和人民的監督;我們在文化領域強調民族文化為主導,吸收借鑒外來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我們在外交領域強調以我為主,一切從民族利益出發,外交的最高目標是為民族拓展生存空間提升民族整體福祉;我們在軍事領域強調公民有服役的義務,並且要無條件地響應國家的號召,為了國民的整體利益勇於犧牲小我;我們在社會生活領域強調秩序和紀律個人的權利要服從於法律,服從於國民整體利益;我們在宗教領域強調昊天教為國教,但並不歧視和迫害其他宗教信仰;在民族領域,我們承認凡被接納為我帝國國民,並忠誠於帝國,服務於國民整體利益的個體為民族一份子,無論其血緣如何,無論其外表如何。”

“這就是我理想中華夏帝國社會主義的基本綱領。”孟希聖語氣深沉地說道,“我華夏社會黨對內團結國民,擁戴陛下對外征討敵人,開疆拓土,懲罰不義,是為我帝國之皇道大義,也是當代華夏主義之精髓。”

鄭宇並不是第一次知道這些觀點。

這位社會黨中的國家主義激進派兼保皇黨,一直都在調查局的重點觀察之下一舉一動都會定期呈報到幕僚組。....

在鄭宇看來,這無疑是本土化和改良之後的溫和版東方國家社會主義,其來源其實首先是鄭鷹的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思想,又借鑒了歐美的近現代社會主義中的很多流派,比如拉薩爾主義,甚至還吸收了穆鐵的不少想法,乃至陳磊那個小冊子,又根據鄭宇這幾年所做的實踐和提出的思想加以改良,融合出的一套很有華夏特色的東西。

其實細查起來,很多觀點和複興黨正在做的是一致的。比如強調紀律和秩序,公民有響應國家號召的義務,強調國家民族整體利益,支持昊天教,推進法治,擁戴帝製,民族主義,對外擴張利益,對內懷柔對外鐵血等等。

要說區別,基本上就是程度不同吧,另外就是公有製。不過要是把皇產也算作公有製,其實“公有製為主體,私有製為補充”大體上也沒錯。

鄭宇摸著下巴,目光掃過一個個神色各異的政治精英,落在了汪銘漢的臉上。

汪銘漢此刻已經皺起了眉。

他這個人雖然民族主義情緒很重,但其實骨子裏是個文人,有著知識分子最本質的自由主義傾向。他經常得到皇帝的一些指令乃至訓導,對很多事情往往比這些人知道得更多一些也自認大體上把握了皇帝的某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