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公正的支柱(1 / 3)

全文字無廣告

第九十六章

公正的支柱

“下麵我將和大家分享的,是有關我們這個國家最根本的治理手段:權力和法律。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而這,也和我們每一個國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皇帝的聲音,就這樣回響在城市的上空,隨著無線電波向著四麵八方延伸開去。

“我相信,你們中的很多人都知道包青天。坦率地說,我也很佩服這位先輩:鐵麵無私,明辨忠奸,不懼權貴,為民洗冤。盡管曆史上的包青天到底是怎麼樣我們還無法完全確定,但至少演義和戲台上的他,有足夠的智慧和膽識來對抗黑暗,自然也就被一代代的人民賦予了越來越高的讚譽,也被寄托了我們對於政府的期望。”

“不過,雖然我們被包青天的故事所感動,但縱觀曆史,這個民族絕大部分的官員,是不是真的具有包青天的才能和品德?那些嘴上說著‘為民請命’,‘官清如水’,‘明鏡高懸’的官員們,自稱以開封包拯為楷模,也很樂於被稱為‘青天大老爺’,但他們真的當得起這個稱呼嗎?”

“非常不幸地,盡管我們都期待著政府的上上下下都是包青天一樣的清官,但事實就是如此殘酷:曆朝曆代,絕大部分官員都不是包青天。他們或者才能不足,或者德行有虧,或者想做包青天卻被權貴打壓,鬱鬱而終,不得伸展抱負。可見,包青天雖好,卻不常有,甚至可以說過於少見。也是因此,人們才越發向往包青天。”

“可這樣一個稀罕物,能作為我們國家政治的依靠嗎?我們的國民,要保護自己的權利,能夠真地依靠如同包青天一樣的官員嗎?如果一個社會要依靠包青天來對抗權貴,為民請命,在一片汙濁之中我自清,那對國民來說到底是一場喜劇,還是一場悲劇?又是什麼讓我們的傳統社會中,真正的包青天少之又少,反倒是‘衙門口朝南開,有理沒錢別進來?’”

“總結一下曆史,結論是殘酷的:

我們隻能依靠包青天,又偏偏很難真正遇到包青天。偶爾出來幾個,又被這個強大的體製淘汰掉了。”

人們麵麵相覷,很多老學究心有不甘,卻又偏偏無可奈何。

事實就是如此殘酷:千百年來,無非就是那一個包青天,或者再多算上一個海瑞。清官有多少?大部分官員是真的不貪,還是吃相沒那麼難看?所謂的正義,到底要去哪裏去找?

“說到這裏,很多人都會記起來,當年林正道在甘肅主持刷新政治,打擊黑惡,也曾經被稱為‘林青天’,‘當代包拯”,張鐵堅被稱為’當代展昭’。在這裏,我並不諱言我對林正道和甘肅很多官員們的感謝,是他們改變了甘肅的麵貌,為甘肅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也提升了甘肅國民整體的福祉,這毋庸諱言。但問題是,為什麼這個現代青天,這麼快地,就從法律的維護者變成了法律的破壞者?為什麼可以無視公平和正義,粗暴地損害無辜國民的利益,卻能夠在一段時間內獲得庇護?是什麼讓‘青天’變成罪人,讓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對形形色色的‘青天’失望,最後產生懷疑?”

“我思考了很久,終於在昊天的啟示下明白了一些東西。”皇帝平靜地說道,“在這樣的高壓社會裏,一切的民間矛盾,都隻能訴諸於求助權力。被權力迫害的,就求助於更強的權力。人們歌頌的也就隻是包青天,而從不期望於公正的法律。因為法律隻是權力的附屬物,是權力者個人意誌的玩物,法律沒有自己的尊嚴。”

“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國民維護自己的權利就隻能依靠官員的個人覺悟和能力。包青天也就應運而生。他們本身有英雄情結,以為民請命自許,擔負著對抗體製的責任。而在這個權大於法的社會裏,他們要對抗權貴,就隻能依靠更高等級的權貴。因為法律說到底是依附於權的。包青天如果沒有皇帝撐腰,他也隻能被人玩弄;其他青天如果不能獲得最高權力者的庇護,最後也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

“這樣問題就來了:包青天要有很高的道德,很高的才能,很強的勇氣,他要為民請命,對抗權貴,甚至無法依靠法律達到自己的目的,隻能依靠更高等級的權力來支持。那麼包青天又要會做事,還要會討權力者的歡心,會做人,還要剛直不阿,能對官場裏盤根錯節的各種關係給與無視。他還要善於辨別權力者的忠奸善惡,手腕魄力,辨別權力者能否長期保持自己的權力,還要麵對自己的靠山一旦謀取私利,自己到底要不要繼續追隨這些靠山,或者被拋棄,身敗名裂的艱難選擇。這樣彼此衝突的要求之下,有幾個人能做到包青天?這其中又有誰真地能一直做包青天?”

在各個鎮子,縣城的廣播點,很多大字不識的老百姓早已聽得稀裏糊塗,完全不明所以。一些聽得有點明白,又有點糊塗的在旁邊添油加醋地解說。

但很多官員,知識分子,軍人們,都聽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