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字
第一百零一章
國(上)
北緯七十五度,北冰洋,鮮卑利亞群島(原俄羅斯帝國新西伯利亞群島)。《》
全文字無廣告
無邊無極的黑夜之中,天頂附近閃爍著迷離的極光。
不鏽鋼殼,永久性半地下的建築內,技術人員正在悠閑地過冬。
這是中國領土上最北端的一個氣象站兼哨所,構成人員包括海軍軍人,氣象學家,地質學家,測繪人員和海洋生物學家,動植物學家。
他們承擔著形形色色的任務:
監察附近海域動向,巡視海岸線,修訂地圖,尋找地下資源。
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工作,或者說,是這項工作的準備:為進軍北極進行準備。了解水文地理,作為探險隊的前出基地,提供支援。
----------
北緯六十二度。
東鮮卑利亞,雅庫茨克。
這是全球公認的最冷城市,一月份平均溫度零下五十一度,甚至超過北極。極度深寒達到零下七十三度,在另一時空,直到1960年才被南極東方考察站的零下八十八點三攝氏度打破。
這座城市,作為俄國人的居民點,已經有了兩百七十多年的曆史。整個城市建築在堅如岩石的永久凍土上麵,表麵的土層夏天融化,房屋的根基要牢牢打到地下三四米深的地方,房屋的底層不能直接建在地麵上,以免因凍土融化而碎裂。
中國方麵接管城市後,新修的自來水管直接鋪在路麵上,避免凍土帶的熱脹冷縮,還要用各種辦法防止凍結,破壞水管。
俄國人已經和他們的軍隊,政府一起撤離,現在這片土地上除了土著居民,以放牧為生的尤卡基爾人和埃文基人之外,就是新進入的中國人,和他們的軍隊,以及轟鳴的機器。
信奉薩滿的土著居民,在沙皇時代被宣布為魔鬼崇拜著,薩滿巫師遭到了東正教會的嚴厲迫害。當中國人到來之後,麵對這些相對友善,對他們的獵物也公平買賣,和他們同樣黃皮膚黑頭發的新主人,土著居民很快就獻上了忠誠。
冰原之上,隨處可見大群的馴鹿。馴鹿牧人熟練地驅趕著南下的野生馴鹿群。在前一年的十月份,獵手們已經捕獲了足夠多的紫貂皮,中國商人們則帶來了更多的烈酒,可口的蔬菜罐頭,煤油,肥皂,火柴,各種生活必需品,雙方都很滿意。
中國式的學校已經建起,羨慕這些友善的新鄰居文明的生活方式,也不必擔心東正教士的迫害,獵手們把小孩子送進了學校,以兩張紫貂皮做學費。總之是寄宿製,一切就交給學校了。以後能讓孩子過上城裏人的生活方式,倒也不錯。
街道之上,已經開始出現了繁盛的景象。借助發達的水運,勤勞的中國移民迅速進入了這個西伯利亞腹地的主要城市。西伯利亞的各種珍貴毛皮,鹿茸,猛獁象遺留的巨型象牙,珍貴木材,都是能賺大錢的貨物。
城市之中,也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靚麗風景。愛美的女人戴上了北極狐皮製作的皮帽子,穿著兔皮大衣,馴鹿皮的靴子,在冰雪的映襯下更是英姿颯爽。
中德美各國技術人員組成的幾隻地質勘探隊也駐紮在這裏。
氣溫升高之後,他們將恢複勘探工作。
按照鄭宇的認知,這附近就是後世全球最大的鑽石礦:雅庫特鑽石礦所在地,還有豐富的煤礦資源。
無論如何,這片土地,已經屬於了他命中注定的主人。
----------------
楚科奇半島。
從科拉半島到白令海,這座八萬平方公裏的半島隔著白令海峽與美國阿拉斯加相望,海岸曲折,苔原帶。
雪原之上,楚科奇族的土著居民正在照料著自己的馴鹿。《》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這裏的生活還處於原始狀態,黃皮膚的土著居民依然處於噬毛茹血。
最南端的新萊州,即原阿納德爾港是楚科奇的最大城市,也是中國統治機關所在地,最大的移民點和移民港口。
中國人的到來帶來了繁榮。
這座後世遠東地區最有名的“金城”,俄羅斯主要的金礦產地,也迎來了中美兩國的地質勘探大軍以及生命力堅韌無比的中國農民。
中**人的冬季軍裝和雪地風衣,在交通要道兩側沉默地移動。
---------------
新鮮卑利亞城,原俄羅斯帝國新西伯利亞。
西鮮卑利亞地區的最大城市,早已恢複了往日的繁盛。
大規模的殖民浪潮,給鮮卑利亞的土地帶來了勃勃生機。中國移民走鐵路,再坐卡車,拖家帶口地進入到這片肥沃的土地。黑鈣土,森林土,多年未經認真開發的土地迎來了勤奮的主人。
在開拓團的家庭農場,新出現的農機服務公司主要出機械和駕駛員為各農場提供服務,目前主要是翻土和收割。
在鎮邊軍的工業化農場則是另一番景象。
基本上是農牧結合,牲畜以圈養為主,牲畜的糞便漚製後用來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