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危就是機(1 / 3)

結束了對以色列國為期一周的訪問,鄭宇的專列經安南鐵路抵達河內,開始對安南省的視察。

原安南北部,以及上寮,下寮,琅勃拉邦,現統一成為安南省,並接納了大批的中國移民。

作為鄭鷹鎮**起家的老根據地,這個時代的安南省已經是中國經濟非常發達的地區之一。借助優越的自然條件,安南,兩廣和雲貴形成了一個經濟大區,以雲南,廣西和貴州為縱深,安南和廣東為雙核,以前順化猶太自治區,現以色列國為羽翼,輻射整個東南亞,與海外華人遙相呼應,安南在這個經濟圈中已經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作為中國最早推廣基礎教育,尤其是吸收了大批中國內地向往近現代文明,在鎮**時代就投奔革命的進步青年,以經濟實力為基礎,安南已經開始推行九年製義務教育,統一漢語授課,新型教育體係,並大力教授英語和德語,從高中開始選修以色列語。

原本處於近乎原始狀態的老撾,上寮,下寮等地,借助快速延伸的公路,鐵路和水路,現代工商文明一步步改變著當地的麵貌。大批中國移民的湧入,急速改變著當地的人口結構,也帶來了現代文明。

在這種無可抗拒的衝擊下,處於原始階段的當地文化很快就被吞噬殆盡,而長期以來對華夏中原政權的敬畏也讓雙方彼此間有了很大的緩衝和共同的情感紐帶。

在發展中融合,在衝突與合作中融合。

安南海防是中國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以造船為中心,一係列的冶金,建材,化工,電氣等產業星羅棋布,甚至還新建了輪胎工廠為廣州的汽車產業提供配套。安南也是重要的橡膠產地,煙草產地。蔗糖產地和稻米產地,東南亞航運和貨運的樞紐之一,溝通中國本部與猶太國,法屬安南殖民地的中轉。

鄭宇很快就給當地工商界吃了定心丸:中國的經濟發展不會停滯。帝國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應對危機,而且海軍的訂單不但不會削減,還會進一步追加。皇家銀行也不會繼續收縮信貸,未來一定會確保經濟無憂。

一路沿鐵路北上,先到昆明,接見了各族裔的頭麵人物,聽取意見和建議。當場接受《建言書》,然後是廣州,開始調研廣東社會政治經濟問題,走訪廠礦和農村,接見各界名流,發表演講。

雖然還是有些不得要領,但眼看著這人如此沉得住氣,原本熱鍋螞蟻一般的廣東官員和議員也莫名其妙地鬆了口氣。

不過。北京那邊已經實在是熬不住了。

內閣方麵,以唐紹儀領銜,全體閣員聯名發電。請皇帝“速回京主持國是”。

鄭宇的回電也很簡單:“南方考察剛剛過半,不宜倉促半途而廢。國家事務龐雜,非一人之力可猝然而有定論……朕調查南方情形,正為將來國是之考慮。諸君皆國家棟梁,身負國民重托,望恪盡職守。重大文件需我簽署,可發函前來……”

內閣一時搞不清楚這人打得什麼算盤,眼看著一副大撒把的做派,也不得不開始考慮出招。

之前的一係列措施打了水漂,在輿論和國會的強大壓力之下。內閣也不得不考慮更加激進的舉措,並向皇帝方麵發電提請審閱。

在這之前,從南方的“皇帝行轅”隻傳來了少量建議:停止貴金屬出境,成立銀行再擔保公司,著手製訂銀行儲蓄再擔保辦法,交易所漲跌幅日內限製收窄到+-10%。另外立即聯絡德國方麵,穩定雙邊商貿訂單,外交部要加緊與英法美方麵溝通,弄清各國的態度。

內閣沒有異議,馬上照辦。

但這一位接下來卻是依然故我:從廣州而長沙而武漢,然後逆流而上到重慶,再到成都,接著是西安,然後一路向東。

其間,已經被望眼欲穿的皇帝還在成都盤桓多日。

這倒不是因為他要吃川菜或是留戀川妹子,主要是拉美出事了。

委內瑞拉副總統兼陸軍總司令胡安?戈麥斯早在亞洲戰爭前就和中華帝國政府建立了聯係,委派特使迪亞斯和中國方麵達成密約:由中國提供資金,人員,武器和外交支持,幫助戈麥斯發動政變驅逐委內瑞拉總統,也是戈麥斯的老上司卡斯特羅。

亞洲戰爭之後,鑒於國際形勢的快速演變,鄭宇決定和美國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比較密切的合作關係。尤其是美國時任總統的西奧多?羅斯福有強烈的擴張主義傾向,態度強硬,中國也不得不重新衡量委內瑞拉的輕重緩急,一再要求戈麥斯“耐心等待時機”。

到了一九一o年一月,眼看著西奧多?羅斯福去職,已經跑到非洲探險,在熱帶雨林裏渺無音訊,而繼任者塔夫脫已經被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折磨得焦頭爛額無暇他顧,又看到中國那位無敵的海軍元帥統帥了一支“和平艦隊”從中國出發前往南洋,然後到美國西海岸,進而沿海岸線南下訪問了墨西哥,南美,已經抵達布宜諾斯艾利斯,戈麥斯確信自己的機會來了。

一場近乎不流血的兵變之後,戈麥斯控製的軍隊,包括他那支由“夜鷹保安公司”,實際上主要由中國海軍陸戰隊退役軍人組成的軍事服務公司秘密培訓的私人武裝控製了委內瑞拉的局勢,卡斯特羅總統“主動宣布”辭職,並“滿懷信心地把委內瑞拉交給才幹超群的戈麥斯副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