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 規矩(1 / 2)

到底他們是不是她的親兒子和兒媳婦啊,怎麼一點兒也不為他們考慮?難道不知道她這個事兒一辦,對他們的名聲有多大的損失嗎?

“這事兒我跟母親說,你不用管。”秦睿說道。母親這是打量著他們不知道內情,想給糊弄過去,秦睿如今聽到自己的母親辦這種事兒,一點兒生氣的情緒都沒有了。

曾令宸也不攔著,什麼去說就讓母子情分生分了之類的話,她覺得已經沒有必要說了,當母親的不為自己的兒女打算,那麼當兒女的也不必把自己的心意百分百的獻出,因為那是浪費。

她還就讓丈夫去說了,婆婆惱火就惱火,她辦的就不是人事兒!

說起來也可笑,就是自己當時答應了,可是回來問清楚了情況,也是要反悔的,難道自己答應了,這就是板上釘釘了?還有說法,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呢。

本來以為孫家從京裏搬走了,就能消停了,可是沒想到現在又開始有了事端了。

“王妃每年會從內院賬上支一筆銀子給舅老爺家。”想著自己剛回來接手的時候,從賬冊上看少了一千兩的銀子,最後查清楚了才知道是婆婆孫氏給娘家支付的,她當時想著,一千兩銀子不算什麼,用一千兩銀子買個安靜也是不錯的,可是現在呢,孫家又弄了什麼一個外室子,想要讓王府出醜呢。那麼何必再給孫家銀子?誰也不欠誰的。

那銀子可是王府的,不是孫家的。

“以後這筆銀子就免了。”曾令宸對帳房說道。

自己管家得為王府著想,孫家是給的越多,越是依耐王府,他們也沒有這個義務一直給下去,當初不看在眼裏,是想著能不再出幺蛾子,可是如今錢也拿了,還不斷的有幺蛾子,那何必還給錢?

帳房問道:“如果是王妃過來拿呢?”

“就說是我說的,支銀子超過二百兩都得我同意,有我的印章才成。”曾令宸說道。

二百兩也不是個小數目,夠一般的人家吃個三四年都是多的,這個範圍也不算低,比起婆婆一拿就拿出一千兩,那可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孫家唉的人用任何名義來王府要東西,都不答應。”曾令宸也吩咐道。孫家是覺得從王府來東西太容易了,所以才不停的搞小動作,那就讓他們不再把王府當他們的後花園子,想拿什麼就拿什麼。

以後也就逢年過節,大家禮尚往來,別的想法根本就不用想了。

曾令宸真想跟婆婆孫氏來個開誠布公,討論一下到底是親兒子重要還是自己的娘家重要,用自己兒子的東西利益,去填補娘家,這孫家真是有個好閨女,都嫁出去幾十年了,還能給娘家增益,養這個姑娘多劃得來啊。

航姨娘自然知道了,這個事兒,她們這些當姨娘的,也有自己消息的門路,所以自己沒有上門,怕給曾令宸惹上麻煩,親自給元宵做了一雙虎頭鞋,針線手藝特別的不錯。曾令宸收下來了。

航姨娘心道,世子妃確實是比王妃強多了,這次六姑娘能逃過一劫,可真是全靠了世子妃了,對六姑娘說道:“以後和世子妃關係再好一些,不要給她惹事兒,咱們沒有本事,不能說幫著人,但是千萬別惹出麻煩來,姨娘就盼著你能嫁個好人家,過自己的小日子。”

六姑娘這幾年已經看開了,想著當年還和六嫂不對付,差點被人利用出了大事兒,如今自己的婚事還是六嫂給攔下來了,不然自己就真的要嫁給那個外室子了!她一輩子也抬不起頭來。

“姨娘,我明白了,我以後再也不和以前一樣了。”沒有誰是欠誰的,不能因為你是小姑子就可以對嫂子為所欲為,每個小姑子以後都要成為別人的嫂子或者弟妹,成為別人的媳婦,到時候說不定就會因果報應呢。

孫氏被下了麵子,然後又被兒子和王爺都給說了一頓,知道事情敗露了,她本來就是打算把這個事情含含糊糊的定下來,兒媳婦總不能出爾反爾吧,可是兒媳婦竟然不給自己麵子,她這個婆婆當的可真是夠鬱悶的。兒媳婦不聽話,不把自己放在眼裏,所以在初一十五請安的時候,孫氏有意的讓行禮的曾令宸多彎了一會兒腰。

還冷嘲熱諷了一番,“這上京城裏,哪個爺們不是三妻四妾,偏偏到了我們這裏,就不成了,你知道不知道外麵的人怎麼說你的?說你善妒,是容不得人的,我聽了都臉上臊得慌,你說說你也是世家出來的,怎麼就這樣呢?”

自己給兒子添不了人,她就找兒媳婦的麻煩,何況她說的也都是實話,這兒媳婦天天霸著自己的兒子,別的女人都不放在眼裏。真是太不像話了。

曾令宸知道婆婆這是因為六姑娘的婚事不成,所以才找個借口發作呢,曾令宸自己站直了腰,逆來順受什麼的,她還真做不到,如果婆婆是個慈愛的,她怎麼著也會順從,但是這當婆婆的不慈,她也犯不著因為自己的順從而遭罪。

曾令宸笑道:“母親說的我倒是沒有怎麼聽說,母親如果看不過去,不如母親看好了哪個人,直接送到我們正則居好了。如果世子爺接受,我也沒有二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