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寫書2(1 / 2)

之後,言言有時候就會叫我喬心了,不過叫的次數不是很多,因為畢竟是筆名,不像一些外號什麼的叫的順口,大多時候,言言是叫我名字的。當時的我,也沒把筆名當成一回事。雖然當時的我也偶爾在縣報上發表一些文章,卻沒有用喬心這個筆名,用的不是很習慣,覺得還是真名好些。真正用喬心這個筆名在報紙上發表文章,還是我上大一的時候。清楚地記得那篇文章的題目是《七月頌歌》,發表在《香稻詩報》上,看著文章題目下印著喬心二字,我的心裏有種說不出來的激動,越看越覺得這個筆名好,具體怎麼好卻說不出來,當時就有不少同學問我這個筆名是什麼意思,我把筆名的寓意告訴他們,他們一笑而過,我卻在心底十分愛惜這個筆名,因為,我知道,自己已經愛上這個筆名和為我起筆名的言言,當然,這都是上大學以後的事情了。

還是回到我的高中時代吧!我的學習底子在高一時並不好,在班級排名一直是靠後的,也不是那種好學的學生,也許是上天很眷顧我吧,高二分文理班以後,我的學習生涯出現了一次轉折,也算是一次機遇,老師對我很是幫助,我自己也突然變得努力學習了,幾次月考以後,我的學習成績突飛猛進,進ru班級的前十名,有時會考到前五名。而這時,我和言言也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了,我也漸漸地喜歡上了言言,當時的想法是很單純的,就是覺得和她說話很開心,也正因為我們這樣一種很要好的關係,導致了一場誤會。

這場誤會的起因是很簡單的,現在想起來很可笑,也許這場誤會隻能發生在那樣一個學生時代和那樣一個時期思想單純的我的身上。起因是我們班的一個同學跟我說言言喜歡我,當時的我很茫然。也許隻有當時那樣單純的我才會相信這樣的玩笑話。於是,我們談了很多,之後就不再談了,兩個人打起了冷戰,誰也不搭理誰了,至今,我都很難體味出當時的我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想法。

時間過了好久,具體過了多久也不記得了,有些時間概念在現在已經模糊了。進ru高三以後,同學們的神經都繃的很緊,學習成了第一要務。然而,這時的我真成了一個書呆子,很多時間是捧著一本曆史書在看,因為我喜歡學曆史,當時的老師同學也都這麼認為,但現在想想,自己偏科的代價是很大的,雖然高考的曆史成績很出眾,但卻用處不大的,隻考上了一個小專科。

接近高三尾聲時,言言逐漸懶惰起來,我勸她學習,她不聽,我當時很是生氣,這個心情至今還能體會的到。還記得有一次,言言在自習課偷偷玩遊戲機,我發現後,對她使了個眼色,可她卻沒有理我,繼續玩她的遊戲機,這下我可惱了,正巧這時老師來到我這講題,我就稍微大聲咳嗦了幾聲,希望老師能看到她玩遊戲機,製止她,結果好象老師沒聽明白什麼意思,還是老師看到沒有製止,可我當時的心裏還是想讓老師製止她,不為別的,就是想讓她好好地學習,因為,當時的我是那麼地希望她考上一個她理想中的大學。最後,我上了一個小專科,她卻因不滿意考試成績複課了。複課後的她考上了一所本科院校,我知道後很是高興,不知為什麼,也許她是為我起筆名的人吧!

我的高中生涯就這樣結束了,雖然不是很精彩,但也是我很難忘懷的一個時期。在這個階段,我除了學習上的事之外,我還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筆名,一個我終身受用的筆名,一個我一生唯一的筆名,還有她。

上大學了,大家都會覺得大學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我也這樣認為,因為,我的大學生活同樣是豐富多彩的。在大學裏我學到了許多東西,也讓我懂得了許多東西。我的文學愛好,在大學裏得到了盡情的發揮,憑著自己多年的愛好和學院領導的支持,我當上了學院文學社社長,參加學校裏組織的講演、辯論等比賽,還主辦了文學期刊,整天的改寫社員們投來的稿件,策劃文學社的活動,至今,與我接觸的很多院外社團組織和一些報刊主編都認為,我擔任學院文學社社長期間,文學社開展的各項活動都是一流的,還承辦了一些市級的文化活動,真的感覺到很充實。在此期間,我和言言的聯係一直都沒有斷過,即通電話又寫信,主要是寫信,那時候覺得寫信傾訴自己的情感和學習經曆,感覺特別好。她上大學後,我們依舊聯係,雖然不是很密切,但我覺得她離我並不遠,因為我們上學的兩個城市並不是很遠。我也去看過她幾次,有時是跟同學一起去的,自己也去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