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言談之間,船艙之外不知何時已是燈火通明,此起彼伏的喲嗬聲也漸行漸近。不多時,更是有許鵬和維倫佐的驚呼聲從船艙外傳來,語氣之中的驚奇想必是見到了難得一見的盛景。
和王偉磊談之正歡的薩玫朵聽聞,頓時心急如焚,再也按耐不住洶湧的好奇心,著急忙慌的攙扶著王偉磊來到船首,旋即手舞足蹈著一同驚歎起燈火的璀璨。
在漸深的夜色中,筆直的河道上高架起數以百計的紅色“冂”型拱門,它們高低參差,大小有別,疊錯成了一條編織著燈籠的隧道。
這些燈籠顏色各異,被穿針引線般的高懸在了隧道上方。
它們或圓或方,似撇似捺,被繩索相連,以長杆固定,三兩成群,拚接成特定的形狀,然後在籠中燭火明暗有別的層次中塑造出立體感,最終組合成了山巒的形狀,如七丘降世的仙山般,聳立在由“冂”型拱門排布而成的隧道之上,輝散光芒。
而當河麵上的船隻行至隧道近前,這山巒倒映在深邃黝黑的河麵之上的絢爛光亮被蕩漾的水波擾動,斑斕的碎影就尤若夜空星河,蜿蜒在這璀璨山巒之下,更是為其雄偉再添恢宏。
“不愧是陸豐陽的手筆,大氣磅礴啊!”
以夜空為背景,用燈火勾勒畫卷,再以千川的水脈著墨點睛之筆,這般氣魄,饒是以王偉磊參加夜宴十幾次的經曆也忍不住驚歎。
隨波漸近,他們的漁船緩緩的駛入了璀璨山巒下的隧道之中,當中奇彩,更是驚為天人——斑斕碎影的河麵上,五彩的花瓣尤若被光芒所托,漸落在河麵,流淌自漁船兩側。
他們航行在這芬芳花雨之間,立身在上空的燈火與水麵的倒影交相輝映之處,恍惚間都有種有別人間的超脫之感。
這般夢幻迷離,著實讓人流連忘返。薩玫朵從開始的興高采烈,到隨後的目不轉睛,她開始全神貫注的凝望著這一切,似乎想要將這絢爛的點滴都銘刻進記憶之中。
當漁船駛出隧道,被有序的引導進停靠的河灣,薩玫朵都一直站在船尾,舍不得移開目光。
直到漁船停靠,身著褐色皮袍的迎賓少年踏至漁船近前,手托藍色錦帶,以熱情洋溢的笑容將歡迎詞送至耳邊:“近海的同胞們,歡迎來到饒豐,願你們萬事勝意,順遂無憂!”
此時薩玫朵才戀戀不舍的收回目光,將注意力放在了迎賓少年手中所托的錦帶之上。
這錦帶以藍色為主,銀線所鏽的河川為底,再以金線縫製著代表盟族特色的五穀花紋為要。雖然隻是用來纏繞腰間的飾物,但它的精致卻也並非隻是用來以示友好的禮贈。
對於陽春夜宴而言,它的存在更是對身份的醒目標識,如果隻是參與夜宴的遊民便隻會給予藍色的錦帶,但如果是來此參議要事,則會根據其所持的信物,交由其對應顏色的錦帶,以便來客在要地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