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BJ的菜市場和嫻聞趣事(1 / 2)

何雨柱算是走進周平安的節奏裏,走不出來了,渾渾噩噩的在廚房裏混了半天,直到打鈴下班。

而周平安在給何雨柱上完課之後,拍拍屁股就走了。管殺不管埋,說的就是他。

薅了軋鋼廠的羊毛,免費混了一頓飯,又給易中海埋了個大雷,周平安的心情甚是愉悅,走起路來都輕快了許多。

至於為什麼給易中海埋雷?

周平安的回答是:高興。

雖然穿越過來之後,父母和弟弟的模樣和性格都很相似,彼此相處也沒生分,但是畢竟和“原裝”還是有差異的!

再加上發現自己身邊盡是影視劇裏的人物,這讓周平安的心裏莫名的煩躁不已。

物資匱乏,精神娛樂貧乏,粗糙的吃食,不穩定的社會大環境,周家隱秘帶來的不安等等,等等。這都讓周平安越發覺得這個世界不真實,更沒有安全感。

而針對易中海,也不過是下意識的想鏟除身邊的不穩定因素罷了。

至於說,暫時離開這個四合院這個爛泥潭,甚至舉家前到南方避開即將到來的風暴,周平安也考慮過,但是這想法很不現實!

就說一個原因,他父母雖然離開組織了,但其實身上的任務並沒有結束。為了他二叔的安全,他們家隻能生活在國內,隻能在這裏當“明燈”。

俗話說,山不來就我,我去就山。

既然離不開,那就主出擊吧,先把身邊的不穩定因素都填進這爛泥潭裏。

易中海

是第一個,也是最危險的一個。

因為,他,在眾人眼裏表現的是個好人。

對不能生育的妻子不離不棄,對孤寡老太太照顧有佳,還熱心幫助身邊的鄰居等等,這些正能量的行為讓他成為道德典範,大眾榜樣,威望加身。

所以他才能一次次的道德綁架無知群眾,讓這些群眾明明心有苦楚,也不得不聽從他的安排。如若不然,就會被眾人針對,就是成為“壞人”!

怎麼確定的“壞人”?簡單啊,根據普羅大眾的思維習慣,跟好人做對的就是壞人,聽上去,邏輯成立,是不是?

在這個時代,“壞人”是沒有人權的:上不了學,娶不到媳婦,找不到工作,升不了職等等,想想就令人不寒而栗。

而周平安,或者說,周家肯定不會對易中海言聽計從的。

所以,為了不成為人們口中的“壞人”,為了能安穩的生活,周平安主動出擊了,至於這次出擊能否得到想要的效果,周平安表示,自己並不在乎。

畢竟,這個世界上讓人物理性消失的方法多了去了。再怎麼說,自己也是看過《名偵探柯南》的男人!

相信,易中海隻是第一個,而不會是最後一個。

······

抬頭看了眼日頭,見時間還早,周平安安步當車,打算去菜市場轉轉,順便啊買點蔬菜。犒勞一下額外辛苦了的周父和勞心費力的自己。

20世紀50年代末到80年代末,BJ的“四大菜市

場”馳名四九城,今天50歲左右的BJ人,沒有沒去過的。

在這個生活一切都得計劃的時代,這四大菜市場稱得上是廣大市民的購物天堂。

BJ城的四大菜市場包括:西單北大街路西的西單菜市場、東單二條南側的東單菜市場、崇文門十字路口西南角的崇文門菜市場和朝陽門內拐棒胡同北口的朝內菜市場。

而周平安要去的是朝內菜市場。因為這個菜市場距離南鑼鼓巷比較近,為了以後拿回家的東西有出處,不引起別人懷疑,今兒,他要去仔細探究一下。

四大菜市場建成於公私合營以後,全盛於“票證當家”的計劃經濟時代,伴隨老百姓渡過了30年的“蜜月期”。

過日子講究而不將就的BJ人一天也離不開菜市場,而且,這裏麵還有不少門道和規矩。

但這些個規矩和門道,周平安知道的並不多。前世,買菜基本都會到超市去挑選,或者直接網上選購。而原身呢,生性安靜,不喜熱鬧,買菜向來都是周母或者周父的工作,所以這算是此身第一次逛菜市場。

雖然是第一次親身來逛菜市場,但平時也聽那些個下棋、聊八卦的老頭老太太們說起過其中的門道。

比如,菜市場不賣茶葉。這是因為,茶葉“嬌氣”,容易吸附其他食品的氣味而影響自身品質,所以,各大菜市場約定俗成地不賣茶葉。

老BJ人買茶葉絕對不去菜市場

,即使買幾毛錢一兩的“高碎”,也隻認那幾家百年老號。

在這個時期,從為數不多的生活費裏甚至是飯錢當中摳出一點兒買茶葉的錢,就足以說明茶葉在BJ人心目中的地位。

關於茶葉還有幾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很多BJ人誤認為,茉莉花茶是BJ特產,產自BJ。但實際上BJ不產茉莉花茶。隻是因為老BJ人打小就喝茉莉花茶,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所以才產生這樣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