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都是用同樣以細牛皮割成線縫縫製,針腳均勻有序,整整齊齊,讓本該粗獷的皮革,多了幾分秀氣。
張鐵匠看著滿眼期待的青竹,“小竹,打開吧。”
青竹抬頭,看到張鐵匠鼓勵的眼神,點了點頭,伸手將牛皮卷捧到自己麵前。
深呼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情,才動手解開了上麵皮繩打的結。
解完結,一手摁住一邊,另一手平推皮卷,期待已久的東西,終於展露在眾人眼中。
皮卷展開竟然是一個三角形的皮兜,最長的一條邊兩端有長的用來打結的繩子。
一麵還用同樣的材質整齊縫上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皮兜,一端封口,一端開口,還有一些星芒閃閃的金屬色澤,從中顯露,顯然是故意為之,以便從中將裏麵的物件兒拿出來。
青竹從最小的一個正方形帶蓋子的皮兜開始,打開之後,從中拿出一卷兒鋼絲,一鬆手就立時彈開,恢複成挺直的樣子。
突然的一下,倒是把除心裏有底的張鐵匠之外的人都嚇了一跳。
青竹拿近看了看上麵的鋸齒,齒溝均勻,齒尖鋒利;抻了抻,堅韌挺直,沒有扭曲變形;至於彈性,剛才打開的一幕已經說明了一切,也就沒再多看,彎起來又藏了回去。
從那表情就能看得出來他很滿意了。
第二個看的是一個非常細長的皮兜,如果不是鼓鼓囊囊的,都可能不會覺得那裏麵可以放東西。
青竹卻從中抽出了一根鋼針,筷子粗細,一頭尖銳,一頭圓鈍。
青竹沒有嚐試鋒利度,反而是拿起來看了看鋼針中間的孔,孔徑通透,尖端略側,破壁而出,另一端則是直達頂端,空洞內壁渾圓光潔沒有毛刺,米粒大小空洞也是剛好適用。
青竹往裏塞回去的時候,已經是笑得合不攏嘴了。
第三個,青竹找了一個稍微大一點的皮兜。
這還是個連環的,一個大皮兜,從中豎縫一道,就均勻分成了兩個,一左一右,青竹用手一抹,掏出了一對對稱的半圓形短刃,沒有刀柄,卻刀背圓潤,鋒利刀刃一湊,剛好是個桃心兒。
一對短刃好似石雕玉琢,又好似月兔頭上玲瓏耳,迎風一轉總輕靈。
隨後一個最大的皮兜,青竹遲疑了許久才打開。一掀開,首先是一個鋼圈,一寸來長,中空雞蛋大小。握住這圈兒抽刀而出,頓覺空氣中都多了幾分森寒。
“竹哥哥,這就是昨天的破刀嗎?怎麼變得這麼好看了?”小蘭目瞪口呆地盯著青竹手中的刀。
確實這刀那裏還有半分昨天那麻麻賴賴的模樣,雖然烏黑一片,卻是內蘊光澤,周身密布細膩的花紋,似小花,若流水,恰如流雲婉轉淺繞梁。
線鋸,篾針,劍門,篾刀,都用同一塊材料打造,前三者體積偏小,還不明顯,隻有兩柄劍門隱約可見,也不明顯,可這篾刀之上,星芒閃耀,就像是星空銀河一般璀璨奪目,抓人眼球。
莫說別人,即使是它的創造者張鐵匠也是看得癡迷入神了。
青竹用拇指指腹輕輕剮蹭了一下刀刃,環顧了一圈,看到了雞毛撣子,走過去拔了一根雞毛,然後左手持刀,刀背朝下,反立桌上,右手舉著雞毛,讓它自然下落到刀刃上。
眾人屏息,全神貫注,一怕影響了實驗,二怕漏過精彩。
羽毛落下,碰到刀刃,順勢而斷,沒有一絲的停滯和阻塞。
“這刀神了,這是比吹毛斷發厲害了多少呀?老張頭有兩把刷子呀!”楊阿公對著正得意洋洋的張鐵匠讚不絕口。
小蘭和她奶奶已經被這一幕驚訝得說不出話來了。
青竹鄭重地收好刀,然後走到張鐵匠麵前,彎腰九十度,深鞠一躬,“謝謝!”
“你這小子,就是禮節太多了,你能看得上老頭子這手藝就好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