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好馬又不一定能參賽(1 / 2)

稍作打點,趙雲齊也就去其他事情了,留下趙天寶帶著青竹上了街。

“竹三先生,您真的是個篾匠呀?”一路上都一直欲言又止的趙天寶,最終還是沒憋住地問了出來。

青竹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等到了地方,你不就能知道了嗎?”

趙天寶隻能強壓好奇心,帶著青竹走過了幾條巷子,最後在一個窄窄的三岔口,停住了腳步,回身招呼青竹,“先生,這就是本城最大的手工品坊市,城裏七成的手工匠人都在這裏討生活。”

順著趙天寶手指的方向看去,不大的牌樓後麵竟然另有乾坤:一條人頭攢動的街市隱藏在這看似寂靜的深巷盡頭。

這街不寬,兩側全是攤位,雖然每家占地不大,甚至有些還隻挑了個擔子,但目之盡頭不見街尾,怕是有二裏餘地不止。

買的東西也是琳琅滿目,大到家具櫥櫃,小到繡花針線,日用貨品一應俱全。

當然最多的還是跟馬有關的物件兒,像什麼鞍韉轡頭、軟鞭韁繩之類的自是不在話下,甚至連專門經營打理馬匹衛生的工具都已經看到了三四家店了。

商鋪多,客流更多,店裏店外擠滿了人不說,街麵上也是摩肩接踵,有些擁擠。

叫賣聲,談價聲此起彼伏。

從空氣中各種複雜的味道裏,青竹終於是聞到了一絲絲竹子的清香,聞香而去見一小攤兒。

攤兒前是與別處截然不同的冷清,沒什麼客人,隻有攤主一個人坐在攤兒後麵的樹下打瞌睡,這是一個破衣爛衫,頭發雜亂,胡子拉碴的老人家。

攤兒上擺賣的物件也不多,幾個簸箕,三兩個畚鬥,剩下就是有兩把竹枝做的掃把。

東西手藝不是很好,形狀彎彎扭扭不說,就連篾都開得不怎麼樣均勻,寬的寬,窄的窄,還全是毛刺,看著就紮手,這也就難怪幾件東西就這麼橫七豎八地躺在攤兒邊,無人問津了。

青竹沒有上前打擾這個老人,而是轉向了跟在身後的趙天寶,“小兄弟,這條街上就這一家竹篾攤兒嗎?”

“這個,先生有所不知,別說是這條街了,就是整座城都可能隻有這麼一個竹篾攤兒。”趙天寶頗有些為難地開口。

青竹也是有些驚訝,”這是為何?難道城中的人都不用編織器物嗎?”

“先生說笑了,生活日用哪能不用到編製器物呀?隻是如今本城各家多用的是藤編製品,而極少用到竹編的,竹編多是些鏟土挑擔用的畚箕什麼的,而這些又不需要打造得多麼的精細,百姓人家自己就隨手做了,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出來買賣的需求了。”

聽了趙天寶的一番解釋,青竹還是有些疑惑,按理說竹編器物實惠又耐用,無論尋常百姓家,還是富庶家族都是必不可少的用具,雖說藤條也能編製類似的物件,可在精細程度上無論如何都是不能與竹篾相比的,這其中想必還有什麼隱情。果不其然,趙天寶繼續解釋:“先生你可還記得,您說自己是篾匠的時候,我們家主還頗為驚訝了一下嗎?”

“是有這麼一個事情,難道這還有聯係?”青竹更迷惑了。

“是的,先生。我們城中篾匠估計就剩下這個老頭了,甚至都不知道他該不該叫篾匠,畢竟他也隻會打這麼些粗蠻的玩意兒。而之所以會變成這樣子,也是因為那個神秘的地方。差不多八十年前有一個範家,憑借一匹赤驪馬拿下了當年的第一名,成為城主之後,範家從神秘之地拿出來的是一個球。乃是用細若發絲的材料編織而成,雖然材質非金非木,卻極富韌性,後來有人說這東西是由特殊處理過的竹篾絲編製而成。球的裏麵還有東西,隻是不知道是什麼,為了把東西拿出來,當時的範家利用城主的職權,召集所有的篾匠前去,試圖解開竹編的球。可是所有人都拿那個球一點辦法都沒有,甚至連篾絲的起始點都沒有找到。反而是惹惱了範家,所有的篾匠都被毒打了一頓,轟出府來。範家想盡一切辦法,甚至重金懸賞,都沒有找到能解開竹球的篾匠,又不敢暴力拆開,唯恐破壞了裏麵的東西,落下個竹籃打水一場空。這麼多年,範家家主都換了好幾個,卻至今都沒有打開過那個球。而那些遭受了毒打的篾匠回去之後,全部一病不起,沒過多久就先後離世,而其他人唯恐再被範家為難,全部不敢學習篾匠技藝,這些原因加在一起,才造成了本城裏竹篾手藝的斷層。”趙天寶緩緩道出了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