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介紹了莫遲出身於蘭陵蕭氏,和蕭瑀是族親的這個“背景身份”之後,李恪又和楊妃隨便聊了幾句,就告辭離開了。母親笑著聽他說完的態度讓他覺得踏實了不少。以莫遲的個性,母親見了她一定會喜歡的。
可是李恪怎麼也想不到,等到兒子一走,楊妃臉上的笑容就掛不住了。
蕭莫遲……這個出身於自己母族的名字,並沒有如李恪所願,讓楊妃生出親近的感情。相反,楊妃的心中反倒有著深深的不安。
在她的計劃中,兩個兒子的妻族確實是越卑微越好,在為兒子未來的考量中,楊妃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兒子遠離所有的政治紛爭。所以,當初為李恪選擇的第一任妻子楊崇敏,就是楊妃同族楊譽之女。楊譽並非什麼重臣,在政治上對李恪不會構成任何助力。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是前朝楊家的族人,這就給李恪的某些血統打上了一個更濃的印跡。
但蕭瑀就不一樣了,他如今雖然仕途不順,甚至被皇上貶黜出了長安,但畢竟也是朝中重臣,很受李世民的重視。他和昔日王朝的親緣關係,隨著蕭皇後從突厥回到長安,已經淡化得不值一提,反倒是因獨孤夫人和嫁入蕭家的襄城公主,而和李家越發親近起來。
李恪在楊妃麵前有意無意的特別強調莫遲之父雖然出身豪門蕭家一族,卻是一介商人,家道已經中落的意思,楊妃完全能夠明白。按理說她應該可以放心,李恪一向是個聽話的孩子,他一定不會違逆自己的意思,去娶一個什麼大家小姐回來,然後拉攏朝臣,生出一些不該有的心思。
可是知兒莫如母,楊妃有種直覺,這個叫做莫遲的女子的出身絕不會像李恪說的這麼簡單。李恪對自己,還有隱瞞。而且,這隱瞞必然和這個蕭莫遲有關。在這之前,李恪還從未向自己這個當娘的隱瞞過任何事。
當然,孩子們翅膀遲早會硬,不可能事事都受自己的轄製。自己對兒子已經相當過分,所以楊妃終究還是不忍心戳穿兒子的隱瞞,更不想再刨根問底的追問下去。
不知不覺中,自己的兒子也已經二十歲了啊,想想那個人二十歲的時候,正是滿腔雄心壯誌,後院的女人們又在這一年為他生下了三個兒子。而現在的李恪呢?他不過想要個想要一個喜歡的女人為妻罷了……想到這裏,楊妃的心中滿滿的都是不忍與愧意。兒子聽了自己的話,不露出半分鋒芒,盡量讓自己看上去肆意妄為,但內心何嚐不曾感到痛苦?
李恪和當今的太子李承乾是同年出生,僅僅差幾個月。李恪自幼便很聰明,讀書上和李承乾不相伯仲,習武更是因為身體天生就比李承乾健壯而更勝一籌。但是論受寵的話,李恪卻遠遠不及李承乾。
李恪聰明過人,知道李承乾的地位不可撼動,又深明因血統導致自己的立場微妙之處,加上自幼被母親稍嫌任性的決斷洗腦,才造成了李恪如今的複雜心境。莫遲不明就裏,直接想要點燃李恪的雄心,自是相當不易。
“晏筠,在想什麼呢?”李世民走進來的時候,故意沒有讓宮人通傳,卻沒想到楊妃完全沒有注意到自己,不禁無奈的出聲喚著楊妃的閨名道。
“啊,陛下。”楊妃被嚇了一跳,急忙起身行禮,“臣妾失禮。”
“愛妃不必多禮。”李世民伸手扶住楊妃的柔荑,細膩的觸感讓他心中不由得一蕩。楊妃自幼養尊處優,保養極好,雖然年近四十,仍然皮膚細膩不輸給少女,尤其是一雙素手,更是**之最。李世民和楊晏筠雖也算是老夫老妻了,但每次拉到她的手,仍有種愛不釋手的感覺。
在後/宮年年有新人的這種環境之中,楊妃到這個年紀仍能得到李世民的寵愛,並不是沒有理由的。
“好久沒有來看望愛妃了,聽說今天恪兒來了?”李世民環著楊晏筠的腰一同就坐,然後若無其事的問。
楊晏筠無奈的笑道:“是啊,今天剛來過。上次我為了他在封地鬧得不像樣的事說了他兩句,他好幾天不敢來見我。”
楊晏筠說的輕描淡寫,語氣中卻寵溺維護,一副對兒子寵愛過頭的慈母形象,讓人甚至不禁感慨這樣的母親,定然會把孩子寵壞。
“這個恪兒,鬧得也太不像樣。”李世民恨鐵不成鋼似的歎了口氣。“隻希望權萬紀能把這孩子的壞毛病都改過來,否則實在叫我難以安心。”
“臣妾教導無方,請陛下降罪。”楊晏筠聽了,立刻代兒子請起罪來。
李世民毫不介意的笑著將楊晏筠重新摟回懷裏,“孩子不懂事,也不是你的責任。恪兒調皮,也是我這個當父親的管教不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