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 得賞識瓊台授業(1 / 2)

其實,作為如今吳王府名正言順的主母,李恪打點行裝準備離開又怎麼可能徹底瞞過莫遲?李恪心裏非常清楚這點,兩人之所以誰也不說破,無非是保持著這種不言自明的默契,減少一絲離愁別緒罷了。

如此送走了李恪,莫遲心頭頓覺失落。她雖然下定決心留下,在長安與楊妃周旋,同時獲取更多情報,結合自己所知的史實來幫助李恪,但心情仍然前所未有的低沉與惆悵。

最先打斷莫遲這股惆悵心情的,竟然是第一次主動拜見她的楊伯。見到楊伯一臉有話要說的樣子,莫遲遣散在場的丫鬟婢仆,又讓瑤華守在門口,這才道:“楊伯今日前來,不知有何要事?“

“王妃殿下。”楊伯隻猶豫了一瞬,就跪倒在地。“老奴今天,是來請罪的。”

“楊伯快快請起。”莫遲本來還在思索楊伯的來意,卻沒想到這個忠耿的楊伯竟然直接跪倒請罪,急忙伸手親自攙起他來,“莫遲不敢當的。”

楊伯堅持道:“且不說王妃殿下如今身份尊貴,非同往日,就是王妃殿下為王爺的一片丹心,也值得老奴一拜,何況老奴今日前來,原本就是要來請罪的。”說著,到底是拜了一拜,才在莫遲的攙扶下起身。

“楊伯說哪裏話。”楊伯對自己的態度轉變的如此之大,莫遲一時也有些難以適應。

楊伯臉現內疚之色道:“王妃殿下不必吃驚。不瞞王妃殿下,其實老奴那日之所以決定說出公主的計策,雖然也是有些不忍,但主要還是為了王爺子嗣考慮。王爺是個癡情之人,說不準會做出什麼事來。”

“楊伯以王爺為優先考量是自然的,本就該如此。”莫遲暗暗苦笑。這楊伯倒真是坦率,要知道,到了此時,這想法他本來沒有必要說出來,沒的說出來叫自己記恨,可他偏偏說了。如此性情,反倒叫莫遲有些欣賞了。

“多謝王妃寬宏大量。”楊伯又是一抱拳。“當初老奴看王妃殿下,隻以為殿下是看重了王爺皇親貴胄的身份,又生出了不該生的野心,所以才冒失威逼……唉,老奴真是糊塗。”

“這事我之前已經說了,就當作我們之間的秘密就是了。”聽到楊伯又提起這事,莫遲更是早不放在心上,莫遲遵守諾言,這件事確實從沒對李恪講起。李恪雖然從楊伯口中聽到風聲,也沒想到當時莫遲被楊伯逼到了生死一線,險些送命。“楊伯今日若是為了這兩件事,盡可放心,我知道楊伯也是為了王爺著想,不會介意的。”

楊伯搖了搖頭:“老奴真正要請罪的,乃是老眼昏花,識人不清之過。王妃殿下聰慧過人,行事之間或有所隱瞞,所思所想卻全以王爺優先,從無貳心,老奴昔日以小人之心揣度王妃,實在大大該死。如今,王妃殿下為了王爺留在長安,老奴雖然蠢鈍,也願意協助王妃殿下行事。”

說到這裏,他又頓了頓,才續道。“這雖是王爺的吩咐,卻也是老奴此時的心思。”

從李恪在莫遲陪伴下迅速振作開始,楊伯便已經徹底對莫遲轉變了看法。李恪當時因母親的所作所為傷了心,若非身旁有莫遲在,他是決不可能就這樣迅速振作的。之後莫遲裝病,將計就計不惜離開李恪的行為更是打動了楊伯。須知安州都督府中,還有李恪的眾多美貌姬妾,任何一個女子,怕是都不會願意在這種情況下主動放自己的丈夫離開身邊。她這麼做,冒得最大風險,其實是失寵。而失寵對於女人來說意味著什麼,再沒有比曾身為隋宮侍衛的楊伯更清楚的了。

看來,還是自己的妻子說得對,這個聰明傲氣的花魁,怕是真的對王爺一片癡心。一想到自己差點害了這麼個女人,楊伯就覺得後怕不已,哪裏還顧得上計較為她效力的事情呢!

楊伯最後這宣誓效忠的一段話,遠比起之前那些謝罪聽得莫遲心中驚喜無比:“楊伯此話當真?莫遲感激不盡。”

楊伯此時對莫遲印象極好,看到她心無芥蒂的接受了自己的效忠,眉宇間也放鬆下來,把自己的來曆撿了一些講給莫遲聽。

原來楊伯本名楊懷安,乃是前隋皇宮中專門負責保護公主楊晏筠的一名侍衛,後來隋煬帝被宇文化及所殺,隋宮中人陷入動蕩,楊伯憑著一身超卓武藝,和一隊手下保護著楊晏筠和公主的貼身宮女玉書一路輾轉,前去投奔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楊晏筠早已癡戀李世民多年,到了國破家亡之時也癡心不改,最終竟以公主之尊嫁入李家為妾。後來李世民一步步成為天下之主,楊晏筠也就成了今日的楊淑妃,玉書成了李恪的乳母楊夫人,也就是楊伯的妻子,楊乘的母親。而楊伯的那些還活著的手下,在他的安排下成了一支秘密的力量,暗中保護著楊晏筠和李恪、李愔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