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被賜死於牢房之中,李承乾和李泰都被貶出了長安,李承乾和李佑的同黨則都被處斬,洗脫罪名的李恪上表稱病留在府中養病。貞觀十七年的皇子謀逆案,最終在一片血雨腥風中落下帷幕。
“你既然打算暫時留在長安養病,我打算回安州一趟,把孩子們接到長安來。”
應付過了李世民遣來問候的雷遠書和朝中所有來探病的大臣之後,為了避免自己的擔心成真,也因為母親思念孩子的本能,莫遲終於還是向李恪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反正李恪現在好端端的在府中休養身體,莫遲倒也能放心的離開一陣。
對莫遲的要求,李恪似乎一點也不意外。“是啊,雖然交給楊夫人我也很放心,可畢竟你才是孩子們的母親,離開孩子們這麼久了,想念他們也是當然的……何況,我也還沒見過小環和小琨呢。”
“父親也說很想看看這對龍鳳胎的孫輩。”莫遲笑了笑。“我入宮去和父親母親說一聲,之後便動身吧!”
“那叫孫達和薛直護送你。”李恪又想了想,叮囑道:“把楊乘的家眷也帶來。”
“嗯。”莫遲點點頭。西域一行,楊乘也同樣身受重傷,可他到現在還對自己沒有保護好李恪而自責不已。楊乘的忠誠,也讓莫遲格外的感動。
“還有烏卿……”李恪又道:“不知他會不會和你一起回安州去。”
烏卿在李恪夫妻回到吳王府後便不告而別,眾人都以為烏卿是個神出鬼沒的江湖奇俠,雖然遺憾如此能人不能為王爺所用,但也不覺得古怪。唯有李恪,還對烏卿的事情難以釋然。莫遲之前所認識的烏卿,雖然一直隱藏相貌,但說話尖刻,實在不是個令人能夠產生好感的人。但是聽李恪描述,他卻是個個性古怪,少言寡語,但卻總能一語中的的奇人。如此反差,也令莫遲心中嘖嘖稱奇。
“隨他去吧……”聽到李恪提起烏卿,莫遲無奈的做了結語。反正這隻黑狐精,總是如此神出鬼沒,這幾年下來,她早已經習慣了。
商議已定,莫遲便收拾行李,返回了安州。她並不知道,就算她沒有主動提出返回安州,李恪也會將她支回安州。但是在她心頭一直盤旋著的,李恪自西域歸來之後的那種陌生感,卻始終揮之不去。即使如過去那樣肌膚相親,合而為一,莫遲的心頭也無法驅散那種古怪的違和感。她能感覺得出,李恪有些事情瞞著自己,即使自己回到吳王府之後反複旁敲側擊,他都不想對自己透露半句。而且,李恪從之前遇事便會對莫遲傾訴,變成了他會直接告知莫遲他決定的結果。就像是之前他決定裝病,也是直接告知莫遲他的決定。這種情況,顯然和之前夫妻倆齊心協力謀劃的情況大不相同。
盡管李恪本該非常明白,莫遲或多或少,或遲或早都會感覺、注意到自己的這些改變,但他還是這樣做了,這無疑使莫遲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
如莫遲所料,李恪的確是有意為之。經過西域一劫,他開始對於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了更為現實的感覺。所謂謀取那個最高的位置,並不是簡單說說,收幾個能幹的下屬便能解決的事情啊!就像父親李世民當年,又何嚐不是曆經艱險,幾次生死一發間,最終更是采取了玄武門之變那樣極端的手段,才最終登上皇帝的位置。縱觀史書,又有幾個皇帝的位置,是唾手可得的?一味沉浸在楊伯所構建出的優勢之中,得意於自己的聰明能幹,隻會讓自己樂觀過度,最終像這次一樣陷入危險當中。
最關鍵的是,在這次劫難之中,父親扮演了什麼角色,到現在李恪也難以確定。他知道莫遲與李世民的關係很親近,也並非因為之前的流言蜚語懷疑她,但是李世民喜愛莫遲是眾所周知之事,而喜愛,就意味著莫遲會得到李世民更多的注意。
比起自己,李恪覺得莫遲顯然更率真更直接,自然更難在敏銳過人的皇帝麵前隱藏心事——就像是李世民問起如此敏感的問題時,莫遲都能毫不猶豫的大膽回答出誰也不敢說的答案。她正是這樣的個性,所以這樣的回答,是如此的理所當然。
正因為是一貫直率的莫遲,所以李世民才能笑著接受,換了別人,隻怕此時早已人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