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四 且聽風雲起邊關(1 / 2)

冰釋前嫌之後,李恪的心情舒暢多了。和莫遲相處久了,他隱約開始理解,為什麼父親執著於長孫皇後,而麵對母親楊妃時卻始終差這麼一層了。

——那一定和他執著於莫遲的理由一樣吧!一個能與你分擔一切危險,能與你攜手前進的妻子,絕對是值得任何一個男人真心的去珍惜的。

“既然你都說完了,又給我戴了那麼多的高帽,那也該我說了。我的確在麵對父親的時候,用了一些心思。”莫遲眨眨眼,神色中露出近幾年極少見的精幹:“如你所說,父親已經認定我是那樣的,那我必須把這種特點貫徹到底,而且,還會繼續貫徹下去。我想,對於立儲的事情,父親現在一定很猶豫。”

“猶豫麼……”李恪點了點頭。“我雖然和蕭大人商議過這件事,暫且避開這個風口浪尖,但是心裏確實放心不下。”

“我想,現在長孫無忌一定在努力勸說父親接受立晉王為太子。”提起長孫無忌,莫遲語氣陰沉。

“若是父親被他說服,下聖旨對九弟進行冊封。”李恪臉上的表情也很慎重:“我們再來就要真的要兵行險著了。”

“也許,事情還有轉機。”莫遲沉吟片刻。“我還會繼續對父親‘直言不諱’。也許,我們可以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喔?”李恪大感好奇,“你想到什麼好辦法了?”

莫遲神秘的笑了笑:“這件事暫時保密,因為我也還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呢!不過適當的時候,我會跟你說。”

“好吧!”李恪悻悻聳肩,故意做出可憐的模樣:“誰叫我一定要你做你自己的模樣呢,看來也隻能等待了。”

“還有,剛剛你提到的那封密信,依我猜測,寫信的人應該是父親近年來都很寵愛的武才人。不,其實不能算猜測,應該說是推測。在父親召見我的時候,武才人就在屏風後。我想你見父親的時候,大概在場的人也隻可能剩下她了。”

“武才人……難道像是皇爺爺在位時**的尹德妃和張婕妤?”李恪隨口提起的這兩個女人都是李淵的妃子,在李淵晚年非常受寵,曾經支持李建成與李世民相爭,李建成失敗後,李淵讓皇位給李世民,帶著妃子們避居別宮,兩人也在其中,最後為李淵殉葬而死。

說實話,他對武才人本人毫無印象,李世民後/宮中的嬪妃,不管年齡大小,按輩分都是他的母輩,為避嫌疑,他從不和母親之外的任何嬪妃接觸,武才人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在莫遲與他成親之前,武才人那兩個不成器的兄弟,卻著實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盡管在他們公然調戲莫遲之後,就被李世民遠遠的貶出京城,但因為沒能親自出口怨氣,李恪對這事總有點耿耿於懷。

“武才人和她的哥哥們不同,她不但非常漂亮,還是個很聰明的女人。”莫遲知道李恪想起了什麼,笑道。“和她比起來,我可真的要說一句自愧不如了。”

“哦?”李恪大不以為然。他對於妻子的美貌聰慧很是自得,深以自己能擁有這樣聰明的妻子為傲。

“她是真的非常聰明,記憶力超卓,而且非常有政治頭腦。”莫遲看到李恪的樣子,不禁又補充強調了一句。雖然她還不太能理解,為什麼武媚娘會在這種時候突然寫信給蕭瑀,但顯然她並無要陷害李恪的惡意,而是一種示好。否則這封信就應該交給長樂公主帶到長孫無忌手中,而非蕭瑀。畢竟誰都知道,吳王的王妃是蕭瑀的侄孫女。

“不過……她的示好之意倒是很明顯。”說到這句,莫遲的語氣不免有些酸酸的。

李恪也完全沒想通她為什麼要送這樣的信交給蕭瑀,聽到莫遲的語氣,嘴邊浮現出愉悅的笑:“這倒是,雖然不知道為什麼。”

武媚娘是個聰明人,但這次真的是做了媚眼給瞎子瞧——因為蕭瑀從一開始就對李恪已經表現出了支持的態度,因此李恪夫妻誰也沒想到武媚娘的目的,其實是希望將李恪麵對李世民時的表現宣揚出去來幫他拉攏一些支持者。不過夫妻倆能看出她的示好之意,她倒也算沒有完全白費這一番辛苦。

莫遲卻沒有說下去。她對於武媚娘的示好,雖然的確有些吃醋和擔心,但同時也隱約有些高興——對於武則天的眼光,她近乎盲目的信任——幫助李恪取得那個位置的信心,也不免增加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