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這話時,跟喬璃月對視一眼。
喬璃月難得露了點笑容:“王爺想要製衡。”
趙容與說是。
雙方都有把柄,暫時的製衡,是為了更大的爆發。
隻是有一點。
“你可知道,鬧大的結果是什麼嗎?”
作為安國公府唯一在外麵的子嗣,必須喬璃月出場。
喬璃月說知道。
她聲音堅定,倒是讓趙容與有些感歎,還問了一句:“不害怕?”
喬璃月說怕。
她要是不知者無畏,說不定趙容與還要勸說一二,可喬璃月說她怕,說她知道,趙容與反倒是勸不了了。
最後,隻問了喬璃月一句:“那,你就這麼相信本王?”
而對於趙容與這句話,喬璃月回答的就更誠懇了:“說實話,我興許是不太相信您的。”
趙容與這人,不是小人,但也算不上君子,準確來講,他是一個弄權者。
作為攝政王,也許他做的決定都是為了北越好,為此不惜背負罵名,百姓們興許是會喜歡他的。
但朝臣未必會喜歡他。
因為一旦利益衝突,他勢必以北越為重。
甚至高於他自身。
這樣一個人,如今在她要對抗皇權的時候,選擇合作似乎是個不太妙的主意。
但喬璃月相信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但我相信,您能辯忠奸。”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句話,喬璃月沒有說。
那就是,眼下趙容與是她唯一可以相信的人。
也是她唯一能想到的路。
這世界上,永遠都不缺冤假錯案,
若是隻靠她自己,興許還會如前世一般的結局。
趙容與不同。
他是攝政王,權傾朝野。
最重要的是,趙容與也深陷其中。
所以她隻能選擇信。
這話,喬璃月沒說,可趙容與看懂了。
他看懂了她眼中的倉惶與無助,看懂了她毫不遮掩的恨意與豪賭。
而趙容與選擇跟她並肩站在一起。
“那麼,就祝我們,得償所願。”
趙容與說這話的時候,手中的茶杯抵了抵她的。
以茶代酒,君子一諾。
喬璃月咬了咬唇,輕聲說:“多謝王爺。”
趙容與輕笑一聲,說了句不用謝。
“這朝堂無味的很,本王也想看看,你能掀起來多大的風浪。”
上次的地宮之案,明麵上瞧著人心惶惶似的,實際上,根本就沒造成多麼嚴重的後果。
不過空缺出來幾個位置,眼下還沒定下來由誰替補,小皇帝先急不可耐的想要往裏塞人。
雖說,眼下也還沒成功就是了。
但趙容與已經翻了。
既然這麼著急想要掌權,那不如索性鬧一把大的,大到讓朝堂震動。
大到讓小皇帝也被架在火上烤一次。
所以:“本王不是什麼好東西,喬小姐,我拭目以待。”
……
從趙容與府邸離開之後,喬璃月喬裝打扮了一番,先回了一趟安國公府。
府上已經被封了起來,官兵們也都撤走了,但喬璃月知道一條密道。
能直通安國公府。
這條密道知曉的人不多,喬璃月還是年幼時貪玩,誤打誤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