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東西方文化差異及相互交流(2 / 3)

在歐洲除了希臘人和羅馬人等海洋民族曾經做過西方世界的統治者,其他的歐洲民族都被西方文明社會邊緣化,他們是日耳曼人(現今的德意誌人、奧地利人、瑞士人、盎格魯-撒克遜人(英格蘭人)、荷蘭人、挪威人、丹麥人、瑞典人、冰島人都是日耳曼人,其中德意誌人、奧地利人和瑞士人的語言為德語。);斯拉夫人(現今的波蘭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索布人、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盧森尼亞人、塞爾維亞人、黑山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馬其頓人、波斯尼亞人、保加利亞人都是斯拉夫人。);凱爾特人(現今的愛爾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英格蘭的康沃爾人和法國的布列塔尼人都屬於凱爾特人,其中以愛爾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為代表。),即歐洲三大蠻族。

這些蠻族要進入西方主流社會,成為西方社會合法居民,他們必須依附主流宗教,成為這些宗教的信徒和神民,因此歐洲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和凱爾特人很快都成為西方宗教的信徒,將參拜耶路撒冷聖城人生最崇高的目標,並積極參加保護聖城的十字軍聖戰。

蠻族信徒卓越表現很快,獲得教皇的冊封和土地贈送等回報,他們很快在外高加索地區建立了亞美尼亞國,在歐洲建立羅斯帝國、德國、法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因此,目前西方世界主流國家都得益於神法時代的西方宗教神權。但是在後來的曆史發展過程中,西方世界多次受到匈奴人、契丹人、突厥人和蒙古人等東方遊牧民族侵略、洗劫和奴役,斯拉夫人、日耳曼人和凱爾特人建立的國家總是最大受害者,因此迫使歐洲人思考生存及未來之道。歐洲人信教是典型投機行為,當他們感覺宗教不是萬能的時候,他們肯定要放棄部分神權教條,在現實世界尋求解決困難的方法和途徑,這就是歐洲社會進入人文時代及科學時代的初期原因。

現在我們來回顧人類各個文明時代的基本狀況。在靈法時代,人類認識了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威力,認識了人對生老病死的無奈、恐懼和痛苦,同時認識了靈魂,推演了靈魂的存在和運動形式,推算了靈魂對自然界和人生的作用原理和機製。因此靈法時代的人們敬畏自然,聽天由命,完全按照自己對靈魂的理解,或者薩滿、神師和祭司等神職人員的解釋和指引去生活。

在神法時代,神職精英階層已經將靈魂升華為神,雖然神和靈魂一樣以非物質的精神狀態方式存在,但是神具有完全獨立的意識和永生個體,而且具有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順心所欲的超越自然能力,這些能力是任何靈魂都不可能具備的。由於人類的需求太多,因此各種各樣的神被神職精英們創造,而且為了使信徒們獲得心理解脫,因此求神、敬神、做法詰難等宗教儀式變得越來越發展和高成本,從而導致信仰係統的混亂,以及宗教儀式越來越難以操作。

為了解決這些精神問題,閃米特人在中東原始宗教的基礎上,創立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一神教。從此信仰一神教的人民的生活追求變得非常簡單,他們除了做一些必要的謀生事情,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取悅和順從上帝,去朝拜上帝在人間聖所,並在那裏等待此生了結,聖所的在陰曹地府裏等待上帝末日審判,準備進入天堂,獲得永生和極樂。這就是信徒們的人生追求和最大夢想。

伊朗人在雅利安原始宗教的基礎上瑣羅亞斯德教,該教後來演變為拜火教、襖教、摩尼教等宗教形式,該教提出善與惡的概念,並且將揚善棄惡作為宗教修行的基本內容。該教在東方的傳播非常成功,該教教義和教規,融入了南亞次大陸的印度教之中,也許印度教尊崇牛習俗,天葬、火葬、水葬等喪葬形式都來自瑣羅亞斯德教。

在南亞次大陸北部與青藏高原南麓交彙地區,神職精英們在沙門教、耆那教等古老宗教的基礎上創立了佛教,佛教對靈魂與神、今生來世、輪回轉世、天堂與地獄等神學概念和機製進行最深刻和精辟的描述和解釋,同時佛教也有善與惡的概念,並且明確指出人生的善惡表現決定來生去向和待遇。佛教沒有神的概念,佛教強調修行,修行的最高境界是成佛,成佛後既可以超越生死輪回,進入永生不滅的西方極樂世界。因此我們可以認為佛是靈魂的最高形式,其實就是神。佛教的清規戒律非常多,其中不殺生、不吃肉等戒規很難得到遊牧民族等肉食民族接受,因此信仰佛教往往是以素食為主的農耕民族。由於印度教(自稱JIM\/GIM)、佛教(印度教稱呼BOJIM\/BOGIM)都是產生於同一個文化區域,因此兩者有相互影響的關係。

宗教最大作用是解除人生的無奈、痛苦和絕望,使信徒在宗教展現世界中獲得安寧、滿足、快樂和幸福。盡管如此,很多人仍然選擇清醒,勇敢而冷靜麵對現實世界,以及可伶無助的人生。人類這種麵對現實,在現實中思考問題和價值,追求人生安寧、滿足、快樂和幸福的想法,使人類進入了人文時代。生活在人文時代的人們,為了獲得食物而辛勤勞動;為了解除病痛而想盡辦法,他們忍受更大痛苦嚐試各種各樣不可思議的治療方法;為了有一個地方遮風擋雨,睡一個安穩覺,他們尋找洞穴或者在搞搞的樹上建設窩棚;為了搶占和保護生存之地,他們組建軍隊,與異族拚死搏殺;為了與異族交往,獲取更大的利益,他們會讓自己變成異族人喜愛樣子,並卑躬屈膝地討好權勢,學習異族語言、習俗及生活方式;為了解決重大的現實問題和社會問題,他們組建功能齊全、結構複雜、運行艱難的龐大組織、城邦和國家......等等。雖然他們的結果都不能盡如人意,但是他們總比那些毫無作為、等待死亡的人們過得更加快樂和灑脫。

從萬物必亡的結果看,世界萬事萬物都在按照“新生、成長、旺盛、衰退、滅亡”的必然規律在運行,這種過程確實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但是,人類的偉大之處在於,人類之中總有一批精英分子認為,他們可以打破這個萬事萬物的必然定式,他們可以讓生命和靈魂在一個永生而自由狀態中存在,而不受物質世界的影響和約束。

當然,拋開人生大理想大目標,人類仍然可以找到很多人生價值和意義,有些人就把生活及感受當下作為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有些人將愛與被愛,感恩與奉獻,揚善棄惡作為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有些人將探索奧秘,追求真理,創造奇跡最為人生價值和意義......等等。人類這種勇往直前、頑強不屈的奮鬥精神,使人類不知不覺地從人文時代進入科學時代。

人文時代的基本思想是以人為本,為人生需求而工作,為人生美好而努力,為長壽和人類種族的延續而奮鬥。人文時代就是以滿足人需求為核心去開展各項工作。人基本需求包括生存、安全、保障、享樂、安逸和自由。但要使這些需求得到全麵滿足,社會生產力必須得到很大提高,社會生產部門必須給社會提高豐富多樣的物資和服務。人類需求的全麵釋放必然導致人類必須去思考很多現實問題,去設計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和手段,去創造更加有力的技術和工具。人類在這個思考和行動過程,最終促使生活在人文時代的人類走向科學之路,開啟人類文明的科學時代。

科學的使命是追求真理,發現、驗證和應用真理,用真理解決人類生存和命運問題,使人類到達永生、自由、安逸和快樂的狀態。因此,科學是從研究現實社會及自然界的事物開始的。目前在人類科學體係中,人類已經建立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生物學、材料學、製造學、工程學等基礎學科,建立涉及農業、畜牧業、礦產業、冶金業、製造業、運輸業、服務業等門類齊全的科學生產及服務部門。

公元1533年,波蘭天文學家、數學家、教會法博士、神父尼古拉·哥白尼發表他的偉大著作《天球運行論》,著作中的“日心說”更正了人類宇宙觀,《天球運行論》科學界驗證和普遍接受,標誌現代天文學的開始。

公元1776年,英國發明家、企業家詹姆斯·瓦特製造出第一台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這標誌著人類將全麵擺脫人力和畜力時代,進入一個可以獲得無限的機械動力的工業時代。

公元1831年10月17日,英國著名科學家邁克爾·法拉第首次發現電磁感應現象,並進而得到產生交流電的方法;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發明了圓盤發電機,是人類創造出的第一個發電機。這標誌著人類開始進入無限神奇的電力及電磁時代。

公元1863年,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矽藻土炸藥的發明者諾貝爾與父親及弟弟共同研製現代炸藥獲得成功,獲得硝基炸藥的專利,成立炸藥公司。這標誌著人類開始進入現代軍事時代。

這個階段由於歐洲科學家在物理學和化學方麵的重大發現不斷湧現,而且這些科學真理在現實應用上也碩果累累。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改造自然界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大大提高,誰首先掌握和應用科學技術,誰就能站在文明發展前列,誰能征服和奴役科技及文化落後的民族。由於這場文化複興和科技革命發生和成熟與歐洲,歐洲列強們僅用500多年的時間就征服了全世界。

歐洲列強首先通過大航海運動征服了美洲,那些兩三萬年前從亞洲太平洋西岸遷徙都美洲土著居民即印第安人,在困惑、驚恐和糊塗中被歐洲人消滅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