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那邊,當然是自己親自出手了,自己在郪縣剛剛組建了新軍,正需要李嚴來練練手。
為日後出祁山,攻破長安做準備。
而孟獲這個反骨仔,隻有諸葛亮出手最合適。
諸葛亮七擒孟獲早就成了一件美談。
自從孟獲臣服之後,南中永不反叛。
直到幾千年之後,南中地區的百姓們都隻記得諸葛阿公的名字。
你不得不服諸葛亮的功績,這是足以跨越時空的豐功偉績。
劉禪此話一出,頓時諸位大臣就紛紛議論了起來。
“南中地處蠻荒,諸葛軍師智謀無雙,他確實是最適合領兵出征了。”
“可是太子年紀還小,雖說打了幾場勝仗,可李嚴畢竟也不是一般人,能文能武,太子恐怕不是他的對手啊!”
“是啊是啊,還是謹慎一些,關將軍不是在嗎?讓關將軍率軍出征更為穩妥一些,太子可以跟隨參謀。”
……
劉備也感覺讓劉禪統兵有些草率了。
帶兵可不是鬧著玩的。
帶一千人,跟帶一萬人,乃至十萬人的難度完全不在一個等級。
別說帶一千人了,換後世的現代人帶個旅遊團都能出無數種狀況,能把人完完整整帶回來就很牛批了,更別提要打仗了。
更何況劉禪隻有一萬一千人,李嚴卻有幾萬人。
並且李嚴也是一名戰鬥經驗豐富的儒將,他怕劉禪不是李嚴的對手。
劉備有些擔憂。
諸葛亮的水平他完全放心,他唯獨放心不下劉禪。
“父王,兒臣跟二叔三叔身邊學習多時,又在郪縣操練了數個月的新軍,也是時候讓兒臣獨當一麵了。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兒臣乎?
此次二叔三叔,乃至孝直先生也會跟我一起出征,兒臣向你保證,就算打不贏,起碼也把這些士兵們平平安安地帶回來。”
劉備坐在上麵猶豫了一會,看了一眼關羽張飛。
得到關羽張飛那肯定的眼神之後,劉備終於下定了決心。
“既然如此,傳孤令。
李嚴、孟獲心無忠義、反我大漢,今派出王太子劉禪,軍師將軍諸葛亮分兵剿滅叛賊!
令王太子劉禪調動郪縣大營一萬一千士兵,從東廣漢郡、蜀郡調撥六萬輔兵,前往犍為郡平叛!
令軍師將軍諸葛亮領一軍,王平、廖化為先鋒,從巴東、巴西、梓潼等郡抽調精銳士兵三萬,輔兵十五萬,南下收複蜀郡,進而進入南中,平定孟獲叛亂!”
“臣等領命!”
……
劉備下了令之後,蜀郡立馬就進入了戰備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