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馮婷蘭赴難解難 眾姐妹添翅生翼(一)(1 / 3)

姐倆本是粉麵桃腮,一時嚇成銀白,唐玉書與馮兆廷也抖如篩糠搖床。唐玉書隻從牙縫擠出一句,這可如何是好,如何好……

婷蘭手持的禦詔,不知什麼時候放下了手。一雙烏睛從眼前玻璃穿向庭院,見那兩棵大杏樹,正花枝盈滿枝頭。她有意無意吟道:

蜂采花鮮滿枝頭,芳香醞釀白盈酬。數股濃潮繞心軸,瀟灑哪如大龍湫?

上兩句是說那一樹頭的蜜蜂是多麼逍遙自在,又一閃想起家鄉浙江雁蕩山那大龍湫的瀑布,是多麼引人鬥勝。看那天然的巍峨俊秀,瀑布偎山似母親懷抱一個樣,那麼親密可愛。那時弟弟手舞足蹈妹妹敲響腰鼓,我擊石作玉磬,歡喜跳躍非常。又一閃想爹媽不由淚水盈眶而出。正在這時隻聽呀的一聲叫道:姐姐你看看!你看!

婷蘭半閉眼道:別給我看,我拿不動呢。婷花跟道:姐你別總憂心想愁的。我看這裏愁中有喜,你怎忘掉通州道台所敘呢?婷蘭道:對呢,我想那裏定有不祥之兆。如不是這樣,欽命不會在那裏落下,我已想好回家吃藥的命運。雖如此打算,這時在這枝上架著,還得從命聽令。你念我聽聽。婷花念道:

本欽二月二十八日抵達爾縣,與通順三縣交插地界,此處謂之孤山。目前恰是曆來三月初一日的廟會,這地境界距通州四十裏,距泃陽裏數相同,距順義是五十裏。此山及廟歸通縣管,緊連兩座禿山,一叫牛山歸泃陽管,可山東首有一村名小營,是通縣管。山的西畔有一山西村,歸泃陽管。可這帶土地多向順義管轄納租,可見這種繁雜管理是有曆史性的。

這個廟會遠瞻一二百裏之遙,其廟會可見繚繞遠近,是瑞氣千條。實不可一言盛舉。爾縣焉能不解其故呢?

婷蘭道:這下邊該出文章,你別向下念。這都明顯禍已臨頭,凡事有好即牽災禍。咱這步沒走好,走在後邊啦!總是輕重緩急沒拿穩,咱也別等人家來摘這牲口服。我一小看爸爸穿我就憋心。這種馬蹄袖又是翎的,咱也不知是什麼意思。

咱大漢人是中原之根蒂。雖說有德君管江山,我把這句抹掉。還不是勝是王侯敗者龜?誰與黎民同甘共苦?

婷花道:姐你想的太廣,好是好我可沒說絕對。例如咱家鄉蛇多無法躲避,當然有吃人的蛇。婷蘭笑道:這麼說我太固執,那你還向下念。婷花念道:

無奈連年受賊盜阻隔,路途不通。因孤山頂端廟宇宏偉,能隱匿飛賊。

婷蘭道:這孤山雖不歸咱管,可壓這泃陽地上。哎喲喲喲比南方水路還厲害。得,你別向下念,咱少耽誤些工夫,咱想主意棄印逃跑吧!

唐玉書接道:咱們跑掉不難。可舅舅怎辦?那隻好替咱下大獄。那我對不起舅舅的栽培。有何事我一人承擔。婷蘭道:你死我怎辦?那我也就免不掉死。可我妹妹弟弟你叫我交給誰呢?

婷花聽姐這麼一說,立刻摟住哭個滿懷。唐王書和馮兆廷怎能不跟著哭呢?故此這個客廳立時哭聲四濺……

正值茶房來送滾水,將至月台邁上台階,聽見哭聲將身退回,急急忙忙去班房把孫仲尋來。

這茶房是位四旬婦女,即是孫仲愛妻。身前無子把李孝義視為親子。這兩位老人又被婷蘭姐倆認做義父母。這樣終朝每日姐三個或姐四個學武。可隻就婷花學一知十,飛簷走壁都有妙訣。

李孝義學文章又離不開兆廷,縣衛如無事就和一家人一個樣。這時孫仲被老伴叫進來站在杏樹旁聽動靜。正想為何事呢。

婷蘭站在客廳門外一招手,進了客廳婷蘭道:我正想再問個詳細。隻因這些事情,皆是咱未親身體會。您能知苦甜,再把經過說下。

孫仲即把去軍下所見,和高樓親曆一一詳細列出,婷蘭聽完仔細揣度良策,而後對婷花道:你把下方接著念下。隨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