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炸發生後,整個法伽特宇宙大地四分五裂,基本上分裂成了七個大宇宙、三十二個小宇宙和數不盡的異度空間。我們所敘述的,便是發生在這七個大宇宙之間的故事。
七個大宇宙,分別是:擁有高度科技力量的那迦宇宙、依結露娜花的故鄉基度宇宙、神學(一神教製)發達的奧茲特羅曼宇宙、靜心清修的[佛]的樂土彌陀宇宙、精靈與法術(摩瑟語:英德史萊登)的發源地塔特斯宇宙、黑暗的源泉魔羅宇宙和輪回不止、包羅萬象的銀河宇宙。其中,數銀河宇宙最為龐大、壯麗、強悍,所以便自然成為七大宇宙之首。從此,七大宇宙便被統稱為“赫特大宇宙”,整個法伽特宇宙大地的神權便集中在了銀河。本部所記載之曆史,便是講述銀河聖帝[三項神]神凱大帝及神魔億年戰爭的傳奇。
銀河,在成形之後,便被六種不同的意念力量“瓜分”。位於至高天體——神聖天島之下的九霄,便是宇宙統治者的界層,被稱為[玄天(霄)],其締造者是第一代玄天聖尊納比斯。其下,便是受人崇敬的神祗界層[聖天]和萬人唾棄的邪魔界層[魔天],聖天的締造者是創世神索露迦,魔天的締造者則是魔祖阿帕多姆及來自摩羅宇宙的艾格爾薩斯和獸皇索倫。他們處於主體,被稱為“明道”;銀河之底,便是怨靈死氣集結的地方,被稱為[羅刹]。受羅刹死氣的影響,位於它上麵界層的人民也變得嗜殺好戰,以此得名[修羅]。修羅的人民中,有一部分衝破了羅刹的影響,並得道飛升,在修羅與魔天之間建立了能與這三大逆道界層相抗衡的界層[昆侖]。由於,此三界皆處於隱匿之地,所以人們便稱它們為“暗部”。整個銀河宇宙內的六界,有時被稱為“銀宇六道”,有時被稱為“三明三暗”或將“三明”單獨稱為“三幻”,總之都是指這六個奇特的界層。
所謂六道,也就是以這六個界層為基礎,由各界長老、帝君、法師共同參悟出的六種不同的意念。對於聖天,他們的道,便是以正義、純潔、神聖等美好事物為代表的善良意念,由於很受當時玄天聖尊(即銀河宇宙統治者)的賞識,故成為六道第一;而魔天則不然,他們信奉的東西正好與聖天相反,例如:罪惡、殘暴、貪婪等邪惡意念,所以成為聖天渡化的對象;玄天看似幾乎沒有自己的意念,因為它的意念便是包容。它能容納一切意念,這就是它獨特的意念,也是它能成為銀河主宰的原因之一。以上是明道的情況,至於暗部,我們會在以後需要時再作解釋。
明道,注定了是這故事發生的主要場地。在日後,聖天與魔天的恩怨將是貫穿幻界曆史的主線,而其餘四界,除玄天外,大都直接參與了“銀河內戰”,也就是“神魔之戰”。曆史上一共發生了七次神魔之戰,而我們的故事便是從第三次開始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