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朱雲誌以三萬大軍擊潰敵軍十萬,這等壯舉自當載入史冊。
這場戰爭最開始是因為皇帝昏庸,不理朝政,從而奸臣當道,外加高額賦稅和連年天災壓的老百姓喘不過氣。最終一部分百姓在境外勢力的推波助瀾下開始揭竿而起。
從而導致諭朝邊境戰事四起,而陳浪所在的地區正是離邊境不遠的一處山脈,好在比較偏僻,行軍不便,才讓他們沒有受戰火波及。
朱雲誌的軍隊也就是朝廷派來支援其他軍隊的,但是當他趕到時,正中敵軍埋伏,這個時候他知道,等待他支援的軍隊已然失守。
最終,他在陳浪的計謀下,帶領剩下的三萬士卒,勢如破竹,視死如歸,一夜之間攻破敵方十萬大軍。
結束後經過盤查,三萬大軍犧牲一萬兩千左右,敵軍死亡近六萬,剩下兩萬已收入其麾下,另外接近兩萬左右的人丟盔棄甲,不知所蹤。
朱雲誌的隊伍再次擴充到三萬八千人。
“能贏下一場多虧這位陳浪兄弟,但是這樣的大才,無論如何也不能落入敵人麾下,必須為我朝廷所用。”
“報!”一位身穿甲胄的斥候騎馬來報
“將軍,從此往北八十裏處有敵軍糧倉,守兵不到一萬。”
朱雲誌點頭
“好!傳令下去,立刻出發拿下糧倉!”
次日...
陳浪牽著一匹馬,繞過大路,從山間小路穿行,不久後他再次回到了那個熟悉的地方。
“大伯家是不能去了,前段時間,被趕出來一直住大伯家,大娘好像越來越有意見了。”
寄人籬下的感覺並不好,陳浪深有體會,而且自己正當壯年,還吃的多,整天又無所事事,大娘看他早就不順眼了,隻不過不好明說。
“不管了我還是回家吧,畢竟那就是我的家,就算楊桂花不給我好臉色,那也不好使,現在的我可不是原主這個呆若木雞的主,可沒那麼好欺負。”
北涼山下,一小村莊,村子裏狗叫雞鳴不絕於耳。
一眼看去,最顯眼的有六七家農戶,現在正值中午,家家戶戶的房頂都升起嫋嫋青煙。
其中一家農戶,為一層小土屋,土屋共有三間房,看起來很舊但不破,屋外由柵欄圍起來一個小院,院子裏種著不同的幾種蔬菜。
一個十分標準的農家小院,這就是陳浪的家。
陳浪遠遠的就聽到了院中傳出的小孩大哭聲,這聲音他很熟悉,是那個同父異母的幼弟,名字叫陳小豆,村裏孩子給他取了外號叫做小豆芽。
俄頃
陳有誌看見走到院前的陳浪,放下手中的掃把就跑了過去。
“浪兒,你去哪裏了?這幾天我和你大伯都擔心的不行,他說你打獵去了,我們去山裏到處找了你兩天,都急死我了。”
說話的是一個中年男子,他一臉滄桑,皮膚被曬成了青銅色,見到兒子時他神情激動,雜亂的胡須之間露出一排牙,不自覺的表現出了激動的心情,並拍了拍陳浪的肩膀。
陳浪淡然回應
“老爹,你該刮胡子了。”
這句話很自然的就說了出來,因為麵前這位大叔就是原主最親的人,迫於原主的記憶,喊出爹這個稱呼的時候也是十分自然。
陳有誌眼中熱淚盈眶似乎並不想理會陳浪的建議。
他看了看他身後的馬匹又看向陳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