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高句麗滅國,劉伯安就任(1 / 2)

“報,主公,丸都城門大開,一人走了出來,傳話說要見主公商討歸降之事。”

眾人聞言,皆是麵麵相覷,公孫瓚皺了一下眉頭道“東川王高位宮誓死抵抗,卻沒想到這高句麗王居然在手握一萬禁軍的情況下要投降,子遠,你以為如何?”

“主公,我們不了解高句麗王的性格,難以判斷真假,不如去見見再說?”許攸建議道。

公孫瓚點頭應允。

眾將簇擁著公孫瓚來到丸都城下,隻見一人上前跪拜道“在下高句麗丞相高優婁,奉我王之命特來請降!”

公孫瓚崔馬上前,繞著使者轉了一圈後道“你是高句麗丞相?”

“正是!”

“你們大王打算投降後怎麼安置自己呢?”

高優婁聞言,拜服在地道“隻要將軍願意給一處安身之所,我王便心滿意足了。”

“哈哈哈,好啊,既然如此,那就讓你國王出來投降吧!”公孫瓚高興道。

顯然高優婁卑微的態度讓公孫瓚很滿意。

高優婁再次拜謝之後便回到城中,城門依舊沒有關閉。

公孫瓚回到大軍前麵,對許攸道“子遠,看來高句麗是真心投降,你說那高句麗王要如何安置啊?”

“終歸是一國國王,對待太寒酸了不利於主公以後征伐天下,對待太過寬鬆的話難保不會讓其起了複國之心,吾以為將其安置在主公治所,放在眼皮子底下,給予優待,時間長了便也淡忘了。”許攸分析道。

公孫瓚聞言點了點頭,又道“日前田豫來信,說我們已經一統幽州,治所依舊放在遼西已經不合適了,子遠你怎麼看?”

許攸聞言笑道“田國讓所言極是,遼西雖然是主公起兵之地,但是從地理位置和發展前景來說,都不適合再繼續作為主公的治所,所以吾認為當進行搬遷,就目前來看的話,薊縣就是最為合適的選擇了。”

“哈哈哈,你們倒是英雄所見略同啊,田豫和陽儀的聯名書信也表示薊縣是最佳選擇。”公孫瓚對於手下謀士想到了一塊表示很高興,遂揮手道“傳令田豫,將治所搬遷到薊縣,吾班師之後便直接回薊縣去了。”

命令下達,自有錦衣衛通過秘密渠道傳達下去。

“報,主公,公孫度將軍讓人帶來了劉虞,現正在等候拜見主公。”

一聲急報,公孫瓚看向許攸,笑道“子遠認為此人如何?”

許攸聞言指了指對麵的丸都城笑道“高句麗投降,這高句麗偌大的土地終歸需要人治理,劉虞擔任一郡太守綽綽有餘,主公可放心任用。”

聞言,公孫瓚當即讓人將劉虞帶來,見到公孫瓚之後,劉虞已經徹底沒了脾氣,他這一路走來,見到了正在修的水泥路,見到了絡繹不絕的鮮卑人,知道了鮮卑郡的建立,見到了遼東公孫度歸附公孫瓚後恭敬的態度,見到了正在建設當中的朝鮮郡,如今更是在高句麗國都城下見到了許久未見的公孫瓚。

顯而易見,高句麗也已經被其攻下了,不見那敞開的城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