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兩樓一碑(1 / 2)

隻見,朱雀營迅速變陣,每四匹馬為一組,向不同方向散去,忽然,戰馬上皆下來一人,每組八人恰好是四個騎兵,一個盾兵,一個槍兵,一個弩兵,一個弓兵。四個步兵抱團站定,四個騎兵環繞四周,片刻後,騎兵自步兵身旁馳騁而過,四個步兵趁機上馬,呼嘯而去,再次回到最初的陣型。自指揮台向南呼嘯而去。

眾文武一陣驚愕,一時竟然沒有反應過來。片刻後,陳宮出列道“主公,這朱雀營結合了白馬義從的速度,玄武營的指令,黃巾力士的陣法,奇妙無窮啊。”

公孫瓚聞言笑道“不錯不錯,看來他們兩個也沒有辜負本侯的厚望啊。子遠,你看如何?”

這時,錦衣衛統領還沒有從震撼中醒轉,經旁邊同僚提醒方才匆忙出列道“回主公,朱雀營讓屬下震撼不已,原來主公當初便看透了。”

原來在張寧二人組建朱雀營的時候,許攸便通過錦衣衛得知這一消息,便傳信公孫瓚,在了解情況後,公孫瓚並未阻止,反而笑道“這也未必是壞事,由他們去吧。”

對此,許攸當時很是不屑一顧,覺得女兵不可能訓練成的,畢竟先天劣勢擺在那。

卻沒想到,今天會有這樣的驚喜。

“朱雀營今日成軍,自此以後鎮守城中。”公孫瓚高聲宣布道。

二女聞言,上前拱手領命。

閱兵儀式結束,公孫瓚再次開口。

“雷薄自從跟隨本侯以來,矜矜業業忠心於本侯,如今在冀州戰死沙場,本侯甚為悲痛,但是逝者已逝生者如斯,傳本侯令,令雷薄之子繼承其誌,將來追加封賞。”言罷公孫瓚看向眾文武,在眾人謝恩之後又道“在薊縣城高山之上,由工程部建造兩樓一碑,一座樓叫精武閣,用於陳列為本侯做出了傑出貢獻去世的大將塑像,流傳後世,讓世人謹記,讓後代謹記。另一座樓叫文曲閣,用於陳列去世的有傑出貢獻的文臣塑像,日後但凡成年的本侯子孫,在成年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進入兩樓瞻仰,讓他們永遠記住做出貢獻的人。樓中自第一尊塑像進入之日開始,香火要永續不斷。那一座碑,用石漿灌鑄,層層往上加高,將所有戰死的華夏士卒全部記名其上,待到將來統一天下之日便是這座碑封頂之時。”

公孫瓚這是首次提出要一統天下,他不再藏著掩著了。

公孫瓚話音落下,下麵文武大臣已經是淚落不絕,山呼拜謝,他們高興,因為他們是公孫瓚的臣子,從此之後,文臣不求死後諡文正,但求像入文曲閣,武將不求死後封王侯,但求像入精武樓,華夏數十萬兵馬,從此作戰不言懼,衝鋒陷陣敢當先,他們知道,即便是戰死沙場,馬革裹屍,天下也不會忘了他們,天下子民不會忘了他們,因為在這裏城外的山上有一座碑,上麵有他們的名字,永遠鐫刻!

兩樓一碑的工程在公孫瓚下令之後便是進入了緊張的建造當中,為了能夠使這個工程盡快展現成果,工程部調遣了大批能工巧匠星夜兼程,日夜趕工,終於在一個月後落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