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唯物主義曆史觀的創立者()。

A.人們活動的思想動機被揭示出來

B.政治在社會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證明

C.社會的物質性得到了科學的論證

D.真理的相對性和絕對性得到了充分說明

答案: C

257.衡量生產力水平的客觀尺度主要是()。

A.勞動者的技術水平的高低

B.勞動產品質量的好壞

C.勞動資料特別是生產工具的發展水平

D.勞動對象的廣度和深度

答案: C

258.生產的社會條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

A.政治法律製度

B.生產關係

C.曆史文化傳統

D.倫理道德規範

答案: B

259.生產方式是()。

A.生產力諸要素的有機統一

B.生產關係諸要素的有機統一

C.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

D.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統一

答案: D

260.聯結人與自然的中介是()。

A.地理環境

B.生產勞動

C.社會關係

D.生活方式

答案: B

261.社會存在()。

A.是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麵的總和

B.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

C.是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的總和

D.就是指社會環境

答案: B

262.社會意識是()。

A.社會環境

B.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

C.社會生活精神方麵的總和

D.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的總和

答案: C

263.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需要通過()。

A.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

B.社會意識自身的作用

C.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發生作用

D.社會意識對政治製度發生作用

答案: A

264.決定社會的性質和麵貌的是()。

A.地理環境

B.人口因素

C.上層建築

D.生產方式

答案: D

265.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是指()。

A.全部自然界

B.人口因素

C.地理環境

D.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的總和

答案: D

266.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

A.地理環境

B.社會存在

C.生產方式

D.人口因素

答案: C

267.地理環境要對社會發展起作用必須通過()。

A.對人的心理素質產生影響

B.對人的生理結構產生影響

C.對民族氣質產生影響

D.對生產過程產生影響

答案: D

268.一個社會的生產方式,是指該社會 ()。

A.生產資料與勞動者的統一

B.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統一

C.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統一

D.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勞動者的統一

答案: B

269.人口因素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是()。

A.決定社會製度的更替

B.加速或延緩社會的發展

C.決定社會的性質和麵貌

D.決定社會能否存在

答案: B

270.在生產關係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A.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相互聯係

B.產品的分配方式

C.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

D.生產資料所有製形式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