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邊朝廷的援兵既定出征的前兩日晚上,趙光義在宮裏麵擺了酒宴,一是為了聚在一起敘一敘天倫;一是為了給即將要遠征的將領送行。
所以,這一次酒宴,趙光義辦得很是熱鬧,很隆重,也很周全。
不過,百密而總就會是有那麼被忽略的一疏的。
其實要真的說來,這也並不能算是趙光義的很大疏忽,而是因為他想得簡單了一些,他不知道,表麵上看著很是和睦的,他的那幾個兒子,其實是各懷心思各有千秋的。
因為覺得趙元佐的病雖說是穩定了下來,但是,還是需要好好的休息,再加上兩天之後就要出征,所以認為還是不要去驚動他為好。
就這樣,趙光義也沒有同任何一個人商量這件事情,就沒有去叫趙元佐過來赴這次宴會。
要說來,其實這本來也不是一件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卻被有心的人給利用了。
這個有心人正是趙光義幾個兒子之中,長得最漂亮又最是擅長掩飾的陳王趙元僖。
因為趙元僖是老二,所以,什麼事情就全都要跟在趙元佐的後麵。
因此,趙元僖當然認為最大的障礙就隻有趙元佐了。
隻是,一直以來,趙元僖雖說心中一直都有這樣的念頭,他一直都認為,這個皇位已經是他的。
想要登基坐上,那當然得先要被封了太子才行,就算這不是明文有規定的,但是看趙光義的的意思就知道,這樣的程序時必須要走的。
可是,念頭總就是念頭,趙元僖知道自己並沒有決定權,而且還不能明目張膽的去爭搶,趙光義最反感這個。
而且看著別的皇子,趙元僖也看不出來有誰是會有所動作的。
看著趙德昭,趙德芳和趙廷美一個又一個的相繼離開和消失,趙元僖的心頭當然是愈發的焦急,因為,他已經聽說了消息,不僅是趙光義和趙普,就連朝堂之上,也已經有人上了奏折,要求盡快的冊封太子,以此來穩定民心穩定時局。
如果趙光義眼下馬上就決定太子人選的話,那就非趙元佐莫屬了。
再加上趙元佐屢立戰功,這一次又可以帶著援軍征戰邊境,隻要是得勝回朝,那就可以毫無懸念的被冊立回太子儲君了。
偏偏這一回,趙元熙對這件事情絲毫都沒有回寰的餘地,因為他馬上就要娶高姿柔為側妃,這樣是趙光義決定的事情,他無法去改變的。
因為這個,趙元僖在獨自一人的時候,還狠狠的謾罵過高姿柔,好好的發泄了一把憤怒之情。
趙元僖並不是不喜歡姿柔,但是,要是同皇位相比,那他可就差遠了。
更何況對與趙元僖來說,想要女人那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他的身邊從來都不缺少女人,不過,就是向丈夫人那樣風情萬種,變化多端的女人少了一些罷了。
再說了,等到冊封了太子儲君,等到登基坐上了那把龍椅,他想要怎麼樣的女人不能夠得到呢?就算是高姿柔,那還不是完全都是他的囊中之物?又何必要在新在這個節骨眼上插上這麼一杠子呢?
不過,正在趙元僖一籌莫展的時候,他身邊有一個謀士給他透露了一個信息:“殿下,您可知道,楚王殿下至今都還不知道秦王千歲過時的事情呢?您看,這個是不是可以拿來用一用?”
“對呀,這也許真的是可以利用的一個消息?”
趙元僖聞言心頭一動,他自然是了解自己的這個大哥的,他知道趙元佐生性耿直重視親情,而且很多時候處事總是有些魯莽不羈。
而且,因為趙廷美年紀同趙元佐差不多,所以,他們兩人從小就在一處玩耍,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兩個名為叔侄,實則確實感情非常融洽的朋友。
也就是因為這一點,所以趙光義才吩咐,一定要對趙元佐暫時隱瞞趙廷美去世這件事情。
沒有想到,也就是因為這樣,就讓趙元僖找到了機會,給了他一個可趁之機。
於是,趙元僖就把這件事情交給了那個提醒他的謀士去辦,並且囑咐他:“你必須要找個可靠的人去做這件事情,把這個消息傳播出去,務必要讓趙元佐聽到這個消息,不過,絕對不可暴露了你自己。”
正如趙元僖所期望的那樣,趙元佐已得到趙廷美去世的消息,便再也沒有好好的去思考,就馬上發了瘋,也就因此遭到了趙光義暫時的冷落。
今日前來參加趙光義設下的這個宴會的時候,趙元僖還同幾個謀士一起商量好了辦法,他們就是想要再加一把火,這樣才能讓趙元佐徹底地消失在他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