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廣場是揚城最大的一個步行街,有一個一個商場。不隻可以吃飯、逛街,還有很多休閑娛樂場所和各種興趣培養機構。一到周末,就是人山人海。當陸岑一很小的時候第一次被父母推著推推車來到這裏的時候,當時的小陸岑一整個人都處於震驚之中,小嘴都沒有合上過。上一世她所在的城鎮已經算是除去京都外最為富庶之地。也有很多廟會、集市。但相比之下現在的繁榮還是相差甚遠的。而現在這個世界,正用它的奇妙之處一次又一次的刷新著陸岑一的三觀。
熟門熟路的把琵琶送到琴行後,陸爸就帶著兩個小朋友去到了楊梔子學習的青青舞蹈室。
“你們兩個先進去,就在裏麵待著,不要亂跑,我去買點東西,五點過來接你們。”陸爸把他們送到舞蹈室門口交代後就離開去做別的事情去了。
陸岑一和黨鐺兩人手拉手進到了舞蹈室,一間間的側目往裏看,尋找著好友的身影。就在這時陸岑一忽然聽到了一段熟悉的琵琶琴曲,瞬間呆滯,這是望歌。是上一世陸岑一的好友曲藝大師嚴廉的成名之作。想當初嚴廉在成名前,頗為潦倒。記得當時的為人清高的他在走投無路之下用祖傳的玉佩討好最紅樓門口的小廝,幾經周折之下將這首望歌的曲子遞到了自己這裏。當時的自己對曲子很是喜歡欣賞,不知是怎樣的人才能譜出這樣的佳作。當下就讓小廝叫來了嚴廉。最開始隻是對那個有才情卻又一直鬱鬱不得誌的人,很為同情。後在交談之下引為知己。當初自己為了幫他,選擇在中秋人流最多之時,登台演奏了這首望歌。不負眾望一曲而紅。直至後來嚴廉的曲子越來越受人追捧,流傳入京都。被當時負責宮廷樂府的大人,招到宮中,專為朝廷譜曲編排。還記得當時自己將他送至城門之處,也不曾想過那是兩人的最後一麵。後續也曾通過書信往來,得知嚴廉在宮中編排的曲目頗受太後娘娘喜歡,能一展抱負也很是為他高興。嚴廉也曾邀過自己進宮,而當時的自己隻想早日脫離樂籍。並不想去趟京都那一灘渾水於是拒絕了。後再不曾提及。也不知道嚴廉最後怎麼樣了。想到昔日好友陸岑一的心裏也添了一抹惆悵。
陸岑一來到這個世界後,也試著尋找著她過去那個朝代的影子,通過書籍、網絡,也隻知道是北宋真宗時期。其他的就一無所獲,更是沒有自己的影子,想想自己不過是一個小人物,怎麼可能在史書上留有一筆。隻不過對於自己熟悉的那幾個名字,卻都沒有查到。甚至當時廣為流傳的琴曲也跟著曆史的洪流消失無蹤。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現在能查詢的手段太過單一。最開始陸岑一也曾陷入迷茫,後隨著時間陸岑一慢慢的熟悉了現在的世界。也就暫時將這一切擱下。今天突然聽聞故曲,讓陸岑一怎麼能不為之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