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母親大人這是怎麼了?”今天放學一回家陸岑一就覺得家裏氛圍不對。陸岑一本來想撒嬌讓老媽暑假帶著她出去旅遊,為去星岩古鎮打下伏筆。結果就張女士眼眶有點紅紅的,貌似哭過的樣子,這時的陸岑一也不敢多問什麼,隻能故作沒有發現。一直等到張女士下樓的間隙趕緊問老爸。
陸爸爸是一個非常溫和的人,用現在的詞彙來說就是情緒穩定。從小到大,陸岑一都沒有看到過老爸何時跟人紅過臉,待人永遠彬彬有禮。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紳士。作為教導主任對學生從來不暴躁,都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還致力於改變問題青年的工作中。一直被學生譽為最親切的老師排行榜第一名。在生活中,也是溫柔的對待身邊的一切,就連張女士的急脾氣在陸爸麵前都發不出來。
這時的陸爸爸候麵對小女兒的問題,思索了一下。認為孩子慢慢長大了,成為了家裏的一份子。還是有必要讓孩子了解自己的父母和家裏的情況。也就並不隱瞞如實回答道。
“你媽媽團裏,這次年中考核,你媽媽升級成為獨奏演奏本來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因為團裏麵有個規矩,就是到35歲一般在團裏工作達到10年,並且考核沒有問題的,都會提升為獨奏演奏。而獨奏演奏者就有機會舉辦自己的獨奏演出,這也是你媽媽多年奮鬥的目標。但如果在35歲還沒有提上來,就會麵臨淘汰轉崗。在專業樂器演奏道理上。,對於演奏家們年齡是加持,但對於普通的演奏者來說年齡就是弊端了,很容易被取代。團裏每年的名額也就一兩個,最後這次機會被蘇阿姨推薦的人給頂下來了。你媽媽一時間就有一點受挫了。從小到大在這個家裏,你也可以看出來你媽媽是很喜歡彈琴的。所以在媽媽現在這個時候,我們作為家人一定要給你媽媽更多的支持和鼓勵。”
聽了爸爸的解釋,陸岑一回憶起媽媽真的是很喜歡琵琶的。雖然在陸岑一第一次聽媽媽演奏後就在心裏知道媽媽的水平,媽媽的演奏更像是教條出生的機器,缺乏靈魂,一曲下來隻有平穩的技術沒有曲子的波浪。就像有人畫月亮就是一個月牙,卻忘記了月有陰晴圓缺。但媽媽卻也是練琴很刻苦的人,除了上班時的日常練習和排練,回到家中也不曾懈怠,常常把自己關在琴房裏練習。
而雲陽藝術團琵琶的評級標準就是B角陪練、合奏者、獨奏初、獨奏中、獨奏高、然後就是首席和一號。作為合奏演奏者的張女士。這麼多年下來,以陸岑一對團裏的一貫評選標準和媽媽現在對琵琶彈奏的造詣來說,聘上獨奏初級或中級在技術上來說是沒有問題。就不知道是運氣不佳還是因為媽媽的性格耿直不善專營,這麼多年下來同屆的很多人都晉升上去了,而媽媽還在原地。
其實上一世處在最紅樓那樣一個複雜的場所,每天都要遊走在形形色色的人身邊,到最後仍然能做到獨善其身。陸岑一很早就知道,除非你有很硬的實力,不然你哪怕在努力,也不一定會得到公平的對待。公平隻屬於強者。所以想想老媽陸岑一還是覺得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