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招賢諸葛亮(1 / 3)

趙雲護著劉備,諸葛亮以及家眷,星夜出城。...

一些老百姓聽聞劉備要走,連夜收拾東西,要跟他一起走。

諸葛亮擔憂百姓成拖累,影響行程。

劉備道:“備起事以來,一向以仁義為本,今若棄百姓於不顧,將來何以立足?此時無需再說!”

劉備說這話時,態度極為冷淡,似乎還透露著對諸葛亮的不滿。

“哎!”

諸葛亮在心裏歎了口氣:“皇叔之胸懷,不過爾爾。”

關羽,張飛這邊,因熟悉地形,加上之前火勢相助,奮力廝殺一番後,基本擺脫曹軍的追殺。

但人馬折損了一大半,隻剩約一千人馬狼狽逃回新野城。

劉備攜百姓出城,自然走不快。

沒多久,他們就追上劉備。

張飛黑著臉,走到諸葛亮麵前,厲聲質問:“軍師,先前你誇下海口,說此戰必勝,還讓大哥提前擺下酒宴慶功,為何俺們按你的部署還打了敗仗?”

關羽眯眼斜視:“出戰前,關某聽軍師說,以人頭擔保,此戰必勝,現我等打了敗仗,你為何還厚顏跟誰主公?”

兩人的逼問,讓諸葛亮羞愧難當。

畢竟打敗仗是真。

不過,他已從趙雲口中得知,整個戰局的情況。

戰局基本是按自己的謀劃在發展,隻是沒想到會有一支萬人鐵騎出現。

而且,張飛關羽的貪功冒進也有很大關係。

“軍中無戲言,亮願自裁謝罪!”

“但此次戰敗,並不能把罪責加在亮一人頭上,曹仁的一萬鐵騎,探子事先並未察覺,且雲長翼德輕敵冒進。”

諸葛亮的解釋,令張飛火冒三丈。

“軍師休要找托辭,敗就是敗。”

關羽也道:“關某早已瞧出,軍師乃巧言令色之輩,並無真才實學。”

這些話讓諸葛亮更羞憤,拔出一把短劍,橫在脖子上:“亮不才,讓主公失望了!”

說完,似乎要抹脖子。

劉備見狀,趕緊阻止:“勝敗乃兵家常事,孔明言重了!”

這話讓諸葛亮心灰意冷。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次敗仗的主要原因,是張飛關羽貪功冒進。

若劉備在斥責自己的同時,順帶說關張二人幾句,他心裏會舒坦一些。

可劉備隻字未提關張。

諸葛亮神色決然,握著劍炳不願撒手。

趙雲看出端倪,向劉備說道:“主公,事實上,軍師的部署是對的,一開始我們將夏侯惇,於禁殺得潰不成軍,隻是我等立功心切,太冒失了。”

劉封也道:“父親,此戰非軍師之過。”

“孔明,備並無責怪之意,撒手吧!”

劉備奪過諸葛亮的短劍,插回劍鞘。

“哼!”

張飛冷哼一聲,拉著關羽往隊伍前麵走去。

“主公,如今之計,當火速趕往襄陽,請荊州軍相助。”

稍稍平複心情後,諸葛亮諫言。

劉備沒轍,隻能答應。

因帶著百姓,行軍速度奇慢,在眾人的輪番勸說下,劉備安撫百姓,說自己安定下來後,再派人來接百姓去襄陽。

這期間,荊州太守劉表病故。

劉表臨終前,在蔡夫人和將領蔡瑁,張允的威逼下,將繼承權交給次子劉崇。

諸葛亮得知這一消息,攜趙雲提前趕往襄陽,準備遊說劉崇,共同抵禦曹操。

…………

“稟主公,荊州太守劉表病亡,其子劉崇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