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軒心裏一驚,沒想到一個鄉野之人也有如此見識。也從這點可以看出趙家能在晉國有如此地位,不是便宜得來的。他問道:“這麼說來你們都非常尊敬趙大人了?”
老漢說道:“我們這裏還沒有成為趙大人的封地之前,常受到貪官汙吏的盤剝。而且還有在家族的欺淩。有苦說不出呀。自從成為趙大人的封地後。他對百姓秋豪不犯。我們都把他當神一樣供著呢。現在孩子們都以韓大人為傍樣。”
荊軒好奇地問道:“韓大人是這裏人?”
老漢說道:“對呀,韓大人是我們這個縣的人呀。他也是通過軍事訓練後因為出類拔萃,選拔到黑甲軍。後因作戰英勇被趙大人收為家臣。再在趙大的提拔之下才做到這麼大的官呀。”
荊軒笑道:“沒想到韓厥大人還有這樣的經曆。也難怪這裏的青年人都如此熱衷於進入黑甲軍了。”
荊軒接著歎了一口氣說道:“更難怪秦晉之地多出將才……”
老漢沒有聽懂荊軒的話。他忙端起碗遞到荊軒的手裏說道:“先生請喝水。”
荊軒接過水來說道:“大爺,我可以留下來吃頓飯嗎?我付你錢……”
老漢高興地說道:“好,老婆子,去準備飯。客人,你就安心地在這裏吃頓飯吧,不要談錢的事。見外了……”他好久沒有與人聊得這麼多。難得荊軒能坐下來安心地聽他講話。
荊軒隻好說道:“謝謝大爺……”
他接著又說道:“大爺,你的媳婦和兒子都回來吃飯嗎?”
大爺說道:“媳婦會回來吃飯,但兒子中飯在村子裏吃。參加訓練的人吃飯都由公家供給。但這些糧食都是加入到稅收中先統一籌集。”
荊軒點了點頭,沒想到趙家管理封地還有一套呀。不過如果沒有晉國的體製,給予封地之人如此大的權力,隻怕他們也做不到這一點。也就不可能為晉國提供如此強的軍力。什麼事情都有利有弊,也是因為這種製度最後讓晉國三分。
功臣利用封地,建立自己的私軍。慢慢地王室就受到了臣子的遏製。
從這點上看,趙家之人也算得上是一個能臣了。把封地治理得如此安穩。誰也沒有想到因為荊軒的這一停留,了解到這裏的情況後。對趙家有了一絲好感,成就了後世的一個強國。不過此是後話,以後再說。
荊軒接著問道:“大爺,你們吃的糧食夠不夠?”
老漢說道:“夠了。一家子人,勞力又多。這幾年開了一大塊荒地。晉國的政策好呀,開荒地三年不交租稅。而且上交的稅租又不重,不過十之二三。如果加上荒地的麵積還不到十之一二。一年還有一點節留。這幾年下來有十來石了。”
荊軒看了一眼院裏圈養的動物問道:“肉食夠不夠呀?鹽之類的呢?”
老漢說道:“肉食夠吃。孩子們因為參加了軍事訓練,常外出打獵。再加上自己馴養了一些動物。吃還是管夠。不過鹽還是貴了一點。隻有省著點用了。每年得到的動物皮毛可以換到夠用的鹽了。”
荊軒點了點頭說道:“你們這裏不錯。在這亂世能有這麼穩定溫飽的生活。確實不容易。大爺,你們幸福呀……”
老漢說道:“這一切都是趙大人給我們的。我們都過過吃不飽,穿不曖的日子。”
荊軒歎了一口氣說道:“要是世是多幾個像趙大人這樣的官。這個世界能統一起來。沒有了戰爭,這人們的日子才算能過得好。”
老漢也有同感地點了點頭……
很快老婆婆和媳婦就端上了飯,很簡單。隻有青菜和黍米飯。荊軒已經沒有那麼多講究了。在這個世界上隻在能吃飽肚子就不簡單了。
荊軒吃完了二碗黍米飯後,放下了手裏的碗。打量著倆個狼吞虎咽的小男孩子。心裏有著一絲絲憐憫。
見老漢們吃完了,荊軒起身告辭。荊軒沒有直接把錢交到老漢手裏。而是偷偷地把錢放在飯桌之上。騎馬跑了。
幸虧晉國的每一塊封地上都沒有像趙盾的封地上實行一樣的政策。如果都這樣實行的話,隻怕晉國就會提前幾百年統一了中國。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每地塊封地都實行這樣的政策,隻怕三分晉國會提得更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