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序章 夕陽如血(1 / 2)

晚上,潘崇應召到王宮觀看歌舞。他隻帶了桐老一人隨行。進入到王宮,隻見楚王侶正在色眯眯地看著舞娘們在殿中央跳舞。

竽笙絲竹,鼓響金鳴。遠在宮門之外就可以聽得到了。楚國之地好竽笙金鼓。而且最好鼓聲。以鼓聲為號,竽笙絲竹為襯。聲音當中多含殺伐之意。

不過宮殿當中的鼓聲低黯,絲竹之聲高昂。其間雜著幾聲鍾鳴。如按史官所寫,這是亡國之音,淫靡之音。朝綱不振之像。

不過聽起來有點像現代的流行音樂。宮中樂師放在現代社會,一定會是一個出色的大師級人物。

潘崇和桐老可沒有心情來聽音樂。他們接到召見時,就知道楚王侶找他們來的真正意圖。看到他們進來,楚王侶沒有什麼表情,隻是淡淡地示意他們坐在旁邊。

這本來是要密談,但楚王侶沒有停止歌舞的意思。還是像以前召見群臣觀舞一樣。不過唯一的差別就是案幾和鋪團擺在了他的身邊,放便談話而已。

看了一會兒,楚王侶對潘崇說道:“令尹大人的計劃準備地怎麼樣了?”

潘崇說道:“已經準備好了,隻待時機一到就開始實施。隻是王上身邊的人,老臣無法保證安全。”

楚王侶想了想說道:“成大事者,怎麼能計較這些得失。”

接著歎了一口氣說道:“隻怕我到時也成了浮萍,身家性命都在卿家手上了。哪裏還顧得了他們。”

潘崇說道:“我們可以想辦法盡力保全她們。”

楚王侶搖了搖頭說道:“你們家人的安全都可以布置,唯獨我不行。隻要我一布置一定會引起子燮和鬥克的注意。其實子燮和鬥克現在最關注的不是你與令尹大人。最關注的是我的一舉一動。我是他們計劃當中最關鍵的一步。現在在我身邊也不知道有多少他們的人。”

潘崇點了點頭,楚王侶所說的都是實情。就算今天這會唔的布置,也做了冒險的安排。也隻有這樣的安排才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

楚王侶問道:“王詡的身份查明了嗎?”

桐老說道:“不必查了。對於王詡的資料不是你們可以窺探的。而且所有有關他在楚國的勢力和財貨都務必保證安全。”

楚王侶不相信地看了桐老一眼。他清楚桐老的話代表什麼。也知道王詡的身份已經不是俗世人該關注的了。也說明王詡就修真門派的人,是秘宗要拉攏的人。

他歎了一口氣說道:“先王重用成嘉,就是想拉攏王詡。現在王詡又來到了楚國,可正是好機會呀。”

桐老看了他一眼說道:“王先生,不是你能拉攏的。就算是秘宗也不可能拉攏他。最多也隻是與他建立同盟關係。穆王在世時在處理王詡的事情上很明智。隻要稍有不慎,隻怕就會為秘宗帶來無窮的麻煩。”

楚王侶點了點頭說道:“既然桐老的意思……對於王先生的事情我們就這麼處理吧。不過,今後處理鬥家的事情可就麻煩了。”

潘崇說道:“王上放心。我們已與令尹大人和王先生達成了共識。這事一了,令尹大人就會引退。再在王上身邊擔任參謀一年。然後離開楚國,歸隱山林。”

楚王侶不相信地問道:“隱退?”

潘崇說道:“成嘉大人已經知道鬥家將麵臨的困境。他很難自處。一方是王上,一方是族人。再留下去於國於家都不利。故而萌生退誌。”

楚王侶點了點頭,如果成嘉是這樣想最好。就不會影響到他下一步計劃。同時也知道了王詡的想法。沒有了這一層顧慮,下一步的計劃可以放心地去做了。

桐老補充道:“我已承諾將盡量保全鬥家的傳承。希望王上到時要手下留情。”

楚王侶說道:“謝謝桐老提醒。鬥家於我楚國有功。我當然也得要考慮到這個問題。雖然鬥家常有謀逆之人,但忠臣也大有人在。最多是打壓一下他們的權勢。我當然不會也不能把鬥家連根拔起。”

桐老點了點頭,楚王侶的答複讓他很滿意,也算給了王詡和成嘉一個交待。他相信楚王侶不敢對他虛與委蛇。畢竟他在楚國的地位比太上皇的地位還要高。

潘崇說道:“成嘉大人對王上的忠心完全可以放心。為了這一次行動能夠成功,他的付出最大了。”

楚王侶說道:“嗯,此事一了。我一定會論功行賞。”

桐老笑道:“算了吧。他不會在意之俗世之物的。你隻要盡最大的力量給他一些方便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