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鎮,早上的集市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在一群賣瓜果蔬菜小攤旁邊有一個攤子顯得格格不入。
那是一個小桌子,旁邊立著一個幡,幡上寫著“鐵口神算”,不過這幡看起來似乎也是上了年頭的,桌子上還擺了一些草紙,一支筆,還有一個看起來被摩擦得鋥亮的銅盤。
攤主是一個少年,穿著一身粗布衣服,雖然舊了些,但看起來也算幹淨。
更為滑稽的是明明是一個半大小夥,卻給自己貼了兩行假胡須。
“呀,元生,怎麼今天是你來出攤呀?你師父呢?”
攤子旁邊一位賣瓜果的大娘顯然與這擺攤少年熟絡。
“師父生病了,在山上養病,今天我來替師父出攤。”
少年撓了撓頭,顯得有些靦腆。
恰好此時一位書生打扮的男子快步走到算卦攤前,對著少年便喊道。
“小師傅小師傅,快幫我看看我與那李姑娘緣分如何?”
這書生顯然也不是第一次過來問卜了,上來便直奔主題。
“王大哥是卯年生人對吧?”
少年此前跟師父出攤,也曾經遇到過這位書生,有了一些印象。
“對對對,快給我看看,我感覺李姑娘一定是我的正緣了。”
書生顯得有些急躁,催促道。
讓書生轉動式盤後少年便低頭看起了卦象,一邊看一邊犯起了嘀咕。
“墓神覆日,這不對啊,這事肯定不好啊。”
少年抬起頭,正準備說話之際,餘光又掃到了卦象。
“卯加未,本命坐墓,甘招晦,這不就是師父說的純戀愛腦嗎?師父說這種卦象說了也沒用啊。”
少年一時犯了難,按照師父說過的,此時應該說一些好話,但是少年本心卻並不認同。
“王大哥,你與這位李家姐姐並非良緣,也非良配,王大哥,你是被衝昏了頭腦啊!”
最後少年還是選擇遵循本心,卜師應該給人指點迷津才對,而不是隻挑好話說。
“你!你!你!你放屁!你簡直一派胡言!”
書生一聽這話頓時急了,這明顯不是他想聽到的。
“李姑娘與我情投意合,怎麼可能有假!你這小子學藝不精!比你師父差太遠了!”
說罷書生氣得拂袖而去,邊走還邊嘴裏不知道嘟囔著什麼,大概是粗話髒話之類。
而這時旁邊的大娘有些看不下去了。
“元生啊,不是大娘說你,你想要討這碗飯吃,就要學會見人說人話,哪能直接這麼說呢?你這麼得罪人,哪能掙到錢啊!”
少年有些不忿,自己明明是說的實話,為什麼不能這麼說。
“可是大娘,我都是實話實說啊,那如果淨挑好話說不是成了騙子嗎?”
大娘頓時有些樂了,看了他一會,最終也隻是搖了搖頭,沒說話。
少年是十六年前高老道士從河邊撿回來的,老道士在牛角山半山腰有一個小觀,名叫歸玄觀。
那日傍晚,天陰沉著像要下雨,老道士趕著回家收衣服,抄了近路,路上剛好要經過一條小溪。
正當走近小溪時,卻見水麵上有一個木盆,順著水流緩緩流過來,再一看,木盆裏居然有一個嬰兒。
似是睡著了,嬰兒並沒有哭鬧,老道士走近前去將木盆撈了上來,仔細檢查。
木盆沒有漏水,嬰兒也隻是睡著了,並無大礙,由於四下無人又趕著回家,隻好將嬰兒也一並帶回去。
由於包裹著嬰兒的布料也是上好的布料,老道士第二日開始在周邊尋訪打聽有沒有哪個大戶人家丟失了孩子。
老道士心想,這要是哪家大戶人家丟的,自己幫忙找回來豈不是能得到不菲的報酬?這有了銀錢豈不是連酒都能喝上多半斤,美滋滋啊。
想到這個老道士便充滿了幹勁,但事與願違的是經過幾日的奔波,周邊並沒有大戶人家有孩子走丟。
沒辦法之下原本想將嬰兒送給哪位人家,但一想到並不是他們親生孩子以後恐怕也落不得好。
惻隱之心發作下,幹脆一咬牙將嬰兒帶回道觀自己養著,並取了個名字,元生,隨著道士姓,高元生。
小觀本來也破落,香火更沒有多少,原本一人倒也不操心,但現在多了一張嘴,又得想辦法掙點錢了。
好在這嬰兒看起來也不一定要吃奶,這讓他鬆了一口氣,要不然他自己一個道士也沒辦法找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