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大將鬥勃帶兵救援許國的時候,和陽處父帶領的晉國兵馬隔河對峙一個多月,後退一舍準備和陽處父開戰,陽處父領兵回國,鬥勃也帶兵回國。太子商臣就想借機陷害鬥勃。商臣是楚成王的長子,在立太子之前,楚成王征求鬥勃的意見,鬥勃說:“楚國曆代立嗣都是立少子有利,立長子不利,曆代楚王長子都沒有少子時間長。商臣相貌不好,說話有豺狼之聲,性情殘忍。大王現在喜歡他立為太子,將來不喜歡他了如果想廢掉,他必然作亂。”楚成王沒有采納這個意見,把商臣立為太子,安排潘崇做太傅,輔助商臣。從此商臣就恨鬥勃,總想找個機會收拾鬥勃。這次鬥勃帶兵救援蔡國,不戰而歸,商臣就在楚成王麵前說鬥勃的壞話。
商臣對成王說:“子上接受了陽處父的賄賂,所以躲避晉國,不和晉國開戰。”
楚成王聽了非常生氣,鬥勃子上領兵回來後,楚成王不見他,派人賜給一隻劍,就是讓他自殺。鬥勃沒有機會說話,沒有機會解釋,就用這支劍自刎了。副將成大心請求見楚王,向楚王叩拜,跪在地上哭泣不止,詳細彙報和晉軍隔河對峙的情況,是晉國偷偷退軍,並不是鬥勃不戰,更沒有收受陽處父什麼賄賂。彙報完之後,成大心說:“如果以退兵治鬥勃之罪,臣成大心應該同罪,請大王處罰!”
成王聽了後悔了,安慰成大心說:“卿不必引咎自責,寡人已經後悔。”就命令厚葬鬥勃。從此就對太子商臣產生了想法,不那麼信任了。商臣也發現了問題,打著自己的小九九。後來,楚成王又喜歡上了小兒子公子職,就想廢掉商臣另立太子。但是又擔心惹怒商臣帶來更大的麻煩,或者是反亂,就想尋找他的過錯找個借口殺掉他。宮中的許多人知道這種情況,傳出風言風語,商臣聽了半信半疑,不知所措,就請教太傅潘崇。
太傅潘崇說:“我有一個計策,可以弄清這事是真是假。”
商臣迫不及待地問:“什麼計策?”
潘崇不慌不忙地說:“大王的妹妹,也就是你的姑姑羋氏,嫁到江國,最近回娘家探親,住在宮中很長時間了,她一定知道底細。江羋性情急躁,脾氣大。你應該設宴請姑姑,開始一定要熱情,後來就怠慢他,讓他發怒。發怒之後必然說真話,可能就會把這事說出來。”
商臣說:“好,我設宴請她試試。”商臣就做了安排,親自去請姑姑江羋。
江羋來到東宮非常高興,商臣非常殷勤,安排非常周到,親自敬酒。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漸漸冷清起來,廚子直接出麵上菜,商臣隻顧自己吃喝,還和宮女取樂。江羋和他說話,也不答話。江羋大怒,拍著桌子站了起來,罵道:“這孩子這麼無禮!難怪你父王要殺了你立子職,死了也活該!”
商臣假裝認錯道歉,江羋理也不理,甩甩搭搭地走了,上了車還罵不絕口。
商臣聽明白了,晚上就去太傅潘崇的家裏,說:“父王想殺我立子職,這事準了。我危險了,師傅一定給我想想辦法,怎樣才能免除這場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