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吳軍討伐徐國的戰鬥,可以說進行的異常順利。一般的吳軍將士即使沒有拿到多少功勞,自己身在其中的大軍連續獲勝也是讓人欣慰的事情,即使沒有功勞,不是也有疲勞嗎。如果說還有什麼心裏非常不爽的人物,大概就是莫名其妙來參加吳軍的韓勝和一向不識時務的傻瓜公子夫概。
公子夫概在一路上行軍紮營的時候倒也老實了幾日,畢竟把所有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條的孫武的權威,還是他一個純屬前來鍍金的外行根本挑戰不了。
可是孫武定計水灌徐城的時候他的紅眼病終於發作,突然想起了他在吳國的官職比孫武要高。孫武在吳國的官職是前軍佐,他的官職是剛好比孫武高一級的前軍將。所以吳軍的主將明明應該是他,怎能是孫武這個跋扈不聽指揮的部下。
公子夫概第一次向孫武提出這種明顯想要搶功的笑話邏輯,孫武用極大的克製解釋了一遍,由孫武出任主將是吳王闔閭的命令。雖然公子夫概屈居名義上的部下孫武之下擔任副將非常委屈,可是很快他就不會繼續委屈了。奪取馬上能夠攻克的徐國都城之後,吳軍就會勝利班師姑蘇,孫武就會馬上恢複公子夫概部下的身份。
就連一旁看熱鬧的公子山聽說了公子夫概來興師問罪的理由,也幾乎被公子夫概的獨特幽默感擊倒。他也盡力嚴肅的向公子夫概解釋說,賦予孫武的主將權力是吳王闔閭的命令,公子夫概的理由實在站不住腳。
公子夫概看孫武一副不識相的樣子,心想你個孫長卿也太不會做人。本公子不過是想來給你個台階下讓你把功勞讓給我,你還當真以為本公子是傻瓜嗎?再加上一旁在看笑話的公子山,他腦子一衝動發熱,思維就變的迷糊起來,竟然想要召集他自以為是屬於他個人親信的飛熊軍向孫武示威,甚至還想要發動兵變。
孫武示意當值的專毅,拿下公子夫概這個狂徒的時候,他竟然還敢拔劍反抗,平心而論公子夫概的劍術大概是他最大的優點,竟然與上前拿他的專毅走上了十幾個回合。
搞笑的結果是當公子夫概派出親兵發出召集飛熊軍來主將中軍大帳集結的命令之後,唯一聽命趕到的隸屬於飛熊軍的吳軍官兵竟然是韓勝,其他的有經驗的飛熊軍將士顯然懂得如何區別正式軍令和偽軍令。隻有韓勝還以為是主將孫武對飛熊軍發出了召集令,當然不敢怠慢。可是來到帳外竟然發覺帳內有兵器交手的聲音。
他驚訝的入帳內一觀,卻發覺專毅正在和公子夫概交手,孫武是向專毅吩咐了擒下公子夫概的命令。可是專毅看著眼前的吳王闔閭的弟弟公子夫概,大概是想起了對大仇人吳王闔閭的刻骨仇恨。眼神中明顯動了殺機,韓勝一看就知道要糟糕。而孫武也明顯看出了不對,想要出言阻止專毅。
可是此時的情況已經非常緊急,韓勝畢竟不能眼看著專毅,因為殺了公子夫概這個傻瓜而獲罪。這些天他同飛熊軍的各級官兵打成一片,早已從大家口中了解了公子夫概是個什麼貨色。韓勝不僅心中大急,也顧不得沒有命令主將中軍大帳之內不得動武的軍法,直接出劍格擋了專毅馬上就要幹掉公子夫概的一劍。心想自己多半要挨板子了,這個世界好人就是沒好報啊。可是為了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的性命,挨一頓板子就自認倒黴吧。
專毅誌在必得的一劍被韓勝擋住,被怒火衝昏的頭腦似乎開始清醒了過來了。原本充滿怒火的眼神立刻變的清澈,失控的神智恢複清明。對剛剛發生的一切馬上明白過來,對韓勝投過一個包含感激和歉意的眼神,退到一旁等候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