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乘船,沿泗水入富陵湖(今洪澤湖),經淮水逆流而上,駛往蔡國都城。途中還經過了吳國的屬地徐國和邊鎮鍾離,不過此時的崔辰已經掌握了一口相對標準的中原雅言,衣著也已經是典型的中原服飾,所以,並沒有在吳國軍人登船檢查時,遇到任何麻煩。
這一路上,崔辰要麼就是給小嬙講授功課,要麼就是用自製的羽毛筆將自己腦中所記得的後世資料默寫出來,這十餘日,過得也算是相當愜意。
等到達蔡國都城,子貢便吩咐邶悠悠負責安頓家人,自己則先入蔡國都城問詢孔夫子的住處去了。
崔辰離船登岸,入眼處,碼頭上都是忙忙碌碌的蔡人。這些蔡人的服飾與魯人十分相似,貴族著赤色上衣,混色下裳,平民也都是一身素色裋褐,並不見吳越兩地人常穿的花色布料。百姓口音與魯國有很大的差異,但交流起來並不困難。
邶悠悠指揮隨從們卸下貨物後,就帶人去之前聯係好的住處查看,嬛姒則在雇傭的車中照顧端木炅。崔辰閑著無所事事,隻好去圍觀下船後就一直在棋盤上廝殺的毛嬙和端木靈二人。一路上,這兩個小丫頭隻要閑下來,就會湊到一起下圍棋。
這本是端木靈用來收服小嬙的手段之一,她發現與小嬙在一起的時候,小嬙總是說“大兄如何如何!”於是端木靈就製定出通過打擊她大兄,來樹立自己在小嬙心目中地位的計劃,不過可惜的是,無論是數術、音樂,她都比不過崔辰,甚至就連詩詞,在崔辰看過一遍子貢那本《詩經》之後,也比她要強。她在一次次的打擊中,終於找到了圍棋這個可以讓她擊敗崔辰的項目。
其實崔辰的圍棋水平在後世還算是很高的,由於出色的記憶力,他記得不少定式、棋譜,不過這時代的圍棋規則與後世完全不同。剛下了沒幾步,就因為違規過多被判負了。就在端木靈用圍棋擊敗崔辰,準備向小嬙炫耀的時候,一個她意想不到的對手出現了。小嬙在弄懂了圍棋規則之後,決定要用圍棋給大兄“報仇”,而且居然連贏端木靈數局。後來甚至把子貢也引來看她們下棋。在詳細的詢問了小嬙的下棋心得之後,眾人發現,小嬙下棋沒有什麼定式,完全是憑感覺來下的。而這些憑感覺落下的棋子,往往會在幾步甚至幾十步之後,扼住端木靈所布棋局的要害,所以經常造成端木靈在占盡優勢的情況下,突然被翻盤。眾人隻能感歎,小嬙在圍棋一道上,是個天才。
當然,小嬙翻盤的前提是端木靈犯錯,有幾局端木靈穩紮穩打,沒出現失誤,小嬙憑感覺預埋的殺招沒能起到太大作用,端木靈也趁勢扳回了幾局。套用兵法的解釋就是,小嬙擅用奇兵埋伏,而端木靈擅用正兵推進。於是,兩人在之後的旅程中,一有時間,就要用圍棋一決勝負,殺得不亦樂乎。至於賭注麼,就是用棋力來決定將來誰做主,誰做仆。
今日也是,一下船,兩人就在棋盤上廝殺在一處。崔辰圍觀在旁,做了一個觀棋不語的真君子。
崔辰大概看了三五局棋,發現小嬙也漸漸學會一些圍棋的定式,而端木靈的布局也愈發的沉穩,都進步了不少。便想給她們兩個吹段曲子,獎勵她們一下。不過,還沒等他想好吹什麼曲子,就見子貢快步向他們走了過來,“崔兄弟,孔夫子親自來迎你了!”
崔辰聽到這個消息也是一愣,這有人來拜孔子為師,孔子都要親自出迎的麼?孔子可是弟子三千啊,那他還不得每天都要出迎新弟子?!
他趕忙站起身來,抬眼看去,隻見一兩米有餘的高大老者,當先向他這邊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