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君子之論(上)(1 / 2)

眼看白日將近,劉愈的考察場地工作尚未完成,隋乂卻說要再請宴席。劉愈現在有家有室,不想到了晚上還到處亂跑,當下拒絕。

大慈恩寺響起十二響洪鍾聲,聲聲振聾發聵。這也是佛寺的習慣,每在清晨或黃昏用佛鍾來召集寺廟內的僧侶聚集做早課或晚課,隻見佛寺內的和尚從各處聚集來,到正殿參拜佛祖。查案查了半截的柴錦從廟殿裏悻然走出,見到立在門口的劉愈眼睛亮了起來,走上前打招呼。柴錦的身旁還有個人過來行禮,劉愈看著眼熟,不記得在哪見過。

“他叫柳寧。”隋乂介紹,“劉兄台不記得了?當日他跑來找我,還說是你介紹的呢,現在他在我身邊當個文吏,人還算機靈,隻是滿口之乎者也聽的我心煩。”

劉愈這才記起當日背著百官冊回家路上遇到的那個落魄書生,當日這柳寧還說要請他吃飯。劉愈對他有知遇之恩,柳寧跑上來之乎者也了一大段,總結起來四個字“感謝提拔”。

柴錦端著大臉上前道:“現下我與隋兄弟同為京府少尹,還請劉兄你日後多多提點,哦,隋兄弟也多多提前。”

劉愈現在日裏忙的很,沒時間去提點柴葫蘆,再看隋乂對柴葫蘆的敵對態度,他肯定也不想當好人。柴錦這是明顯沒搞清楚形勢。

寒暄了幾句,劉愈道:“明日乃是雁塔留名日,在下暫領禦林軍統領,還有要務在身,就此作別。”

隋乂不算是讀書人,對讀書人的最高待遇最是向往,聽到明日的盛事忍不住湊上前:“雁塔留名?有沒我的份?”

劉愈道:“據聞皇上明日會請一些有才學的大臣前來,大多是禮部官員和太學教習,請柬早已發出,你現還沒收到就是沒戲。”

隋乂臉色很失望。劉愈到處巡查了一番,還要回去布置明日鑾駕出巡的布防事宜,幸好楊烈有這方麵的經驗,不然劉愈的準備工作會一團糟,他也不會日落而息回家陪夫人。

…………

五月初四,正是三年一度的雁塔留名日。

劉愈再次起了大早,今日不用去巡查禦林軍各營防,但從早就要準備鑾駕的出巡。

幸好這一日天陰沉著不熱,巳時正鑾駕出宮,固定的路線早已清理完畢,走的都是寬路,即便有刺客出現也有時間做防備。護著鑾駕的都是禦林軍一等一高手,劉愈不知他們是否真的會飛簷走壁,但據說是武功很高,一個打十個武林高手沒問題的那種,當然要看武林高手的身手到底有多“高”。

劉愈騎馬跟在鑾駕後麵,跟的也不是很緊,在一些街口拐角處,還是有很多百姓聚集,都想一睹天顏。劉愈這個已多次麵見天子的也沒覺得多榮幸,路上他的主要任務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出了岔子他要擔的責任可就大了。

終於護送鑾駕到慈恩寺,此時慈恩寺被禦林軍裏外把守住,應邀而來的大臣和太學優等生都在廟前等候,他們是沒有資格進雁塔的,要等雁塔留名之後他們才有機會跟進士們交流學問,其實官員中也有很多人是前榜進士出身,對雁塔留名也不覺得稀奇。

而那些進士已早前一步進了大雁塔,趁著皇帝沒來先上去得瑟一陣,吟詩作賦一番,等皇上來了也就沒那麼自在。

護送皇帝進了大雁塔,劉愈的護送任務的上半場算是順利完成。趁著休息的工夫,劉愈在慈恩寺的瞎溜達打發無聊。正覺得煩悶,見到韓升閑庭信步地過來,見到劉愈,一招手道:“你小子怎不上去?”

劉愈道:“我又不沒金榜題名,上麵有高手護衛,我上去也頂不了事,不如在這裏來的悠閑。”

韓升一笑道:“除了寺裏的和尚,何人能得登上雁塔駐目遠眺的機會?你小子擁職務之便還不懂得珍惜,走,與老朽一同上去,順帶見識一下進士們的學問。”

劉愈還是有幾分不願,畢竟皇帝在上麵,說話做事都要很拘謹。高樓大廈登高望遠對古人來說頗為稀罕,劉愈飛機都坐過,這個他沒多少興趣。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