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人月兩團圓(1 / 2)

八月十五夜,長安城,前鋒將軍府。

劉愈一人獨坐院子裏,麵前小桌一方,清酒一壺瓷杯一個,斜望著緩緩東升的明月,總覺得缺少點什麼。想了想,應該是團聚的感覺。

一家人在一起,徐軒築和韓家姐妹在屋子裏做這個世界中秋節特有的團團飯,就是將米煮熟了糅成團,裏麵夾上餡,跟粽子差不多,揉成圓形也是取其團圓之意。在這團圓之節,他也沒想回定國侯府,那裏實在欠缺家庭一團親情和氣的氛圍。

劉愈舉杯對月,覺得應該吟首詩,上口的也不多,乍然便吟起:“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岡。”

吟完不由覺得晦氣,詞雖然跟明月掛邊,但明顯跟詠月無關,說的好像要去拜墳。劉愈再想想,繼續吟道:“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這應該是中秋的詞,千古流傳的名句,好的不能再好。但現在被他吟出也覺得不太應景,好不容易有家的溫暖,卻似分散天涯不得相見的感慨。

再想在腦子裏翻出句更合適的,便察覺出這顆腦袋所知古詩詞的匱乏,雖然他很文弱,但跟書生無緣。

“夫君,為何不到屋子裏,看我們包團團飯?”徐軒築拿著披風出來,想給劉愈披上,卻發現他在那自言自語不知在嘟囔什麼,忍不住問道。

屋子裏其樂融融,不但有韓家姐妹,還有呂楚兒和蔡迎奴等侍衛和一眾丫鬟,一起說笑著,也沒有主仆間那般強烈的隔閡。不管是徐軒築這個女主人,還是韓家姐妹這對小夫人,對侍衛和婢女都像待一家人一般。

“團團飯有什麼好吃的,就是米飯裏麵加點糖,要是有塊月餅吃就好了。”劉愈感歎道。

徐軒築這時走到劉愈身前,驚訝道:“夫君,什麼是月餅?”

“月餅呢,是為夫以前吃過的一樣東西,圓圓的,跟烙餅相仿,不過裏麵是有餡的,什麼餡的都有,想想真是美味。”

徐軒築想想道:“那我們也可以做呀。”

“不行,那個皮是要拿糖漿混著細麵粉來做,很麻煩,再說也沒有模具,也無合適的佐料做餡。”

“不試試怎麼知道呢?”

自從那日在雅舍被隋乂無意中戳中了她進不得廚房的痛腳,這幾****都在家中潛心學習烹飪和製作糕點,劉愈說的“月餅”,在她看來跟一般的糕點區別也不大,現在丈夫有所求,做妻子的也到了表現的時候。

“既然夫人你有興趣,那咱就研究研究?”

劉愈本來在家中也閑的無事,喝酒賞月畢竟很無聊,不如研究一下新吃食有趣味。

徐軒築見劉愈興致盎然,勸解道:“夫君,您還是別下廚了,這次由妾身來可好?”

“我又非君子,遠不遠庖廚的沒那麼多講究,一家人,誰下廚不一樣?”劉愈說著已往廚房的方向走去,他記得以前見過家裏有烙餅的模具,雖然沒有花紋,但也是圓的,一塊麵塞進去,一磕便下鍋,這也是之前見丫鬟們烙餅的流程,現在拿來當月餅的模具正好。

“再者,除了為夫我見過月餅,你們又不知月餅是怎樣,如何製的出來?”

看似容易做起來難。

劉愈雖然知道月餅皮是糖漿混合麵粉,但現下的麵粉畢竟還是很粗糙,加上糖中混雜的物質很多,想將糖漿跟麵粉製成粘乎乎的月餅皮很難。調理了半天,又是熬糖漿又是和麵粉,最後隻是將糖漿和麵粉揉成一大團粘手的“麵球”,仍舊不得月餅的製作之法。

劉愈有些懊惱道:“看來今天這月餅是吃不上了。”

說話間,那邊的團團飯已經下鍋開蒸,呂楚兒已經開始過來湊熱鬧,臉上帶著幾分壞壞的笑容瞅著正不得其法有些鬱悶的劉愈。

“當包子蒸吧,和餡。”

既然月餅皮不能達到十全十美,來個形似也就差不多了,隻要是圓形,哪怕是塊圓餅目的也達到了。劉愈不再做苛求。

月餅餡要比皮簡單的多,家中有不少好東西,果脯和五仁都是現成的,加上一些製作糕點特用的糯米和豆沙,能製不少的口味。再將豬油浸在裏麵,一會烘烤出來應該是一股油亮的鮮色。

徐軒築和餡,劉愈負責包,然後在模具上成型,如果從模具裏倒出來軟塌塌的不成圓形,劉愈還會刻意規整一下。夫妻二人忙活的挺開心,其他人要來幫忙都被劉愈拒絕,劉愈也準備給這新吃食起名叫“夫妻餅”,用以紀念這個不平凡的中秋夜。

月餅一個個的製成,麵不多,餡倒是有餘。一共隻做出二十幾個,大致還算規整,但劉愈在呢麼看都覺得像是被壓扁的包子而不像月餅。第一次製作也不能苛求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