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西域土城(1 / 2)

二人成謀,說的是隻要有兩個人構成關係,那就存有陰謀的滋生土壤。在一個大的國家整體中,陰謀就顯得無所不在,劉愈不過是提出結盟的設想,他沒料到宋楚的反應會這麼大。

劉愈心說,難道宋楚得到冒頂的授意,來試探這個使者的真假,若是假的就揭穿,真的就拉攏?

“宋兄,既然你不相信本使者的身份,那有些話本使也不妨直說了。”劉愈正色道,“我是奉大順朝天子之命,前來西域跟西域的國家商談聯合出兵抵抗突厥事宜,為國而謀,不圖私利,本使想不到有誰會千裏迢迢來假扮順朝的使者,這並無好處。更何況,本使是在跟一個聰明人打交道,我想宋兄應該明白本使的立場。”

劉愈的話有些冠冕堂皇,仍然是拿不出證據證明他自己是使者的身份,但或許是剛才劉愈提出了結盟的設想,宋楚並沒有急著去判定劉愈使者身份的真假,遲疑不語,像是在考慮。

劉愈所說的立場,那肯定是誰支持他就會支持誰,若劉愈這個使者的身份是真的,那也代表劉愈背後將是剛擊潰了突厥的強大的大順朝廷。能跟大順朝結盟,對冒頂將軍甚至是月氏國稱霸西域都有利。

就算劉愈是假使者,隻要沒人能證實,那先與“順朝使節”結交的冒頂也占據了政治上的主動,將另一個將軍的聲勢給壓下去。

宋楚沉默半晌,令摩羅等人離開,房間裏單隻留下劉愈一人,然後問道:“不知尊駕在順朝,官居何職?”

“禮部員外郎,兼都察院上台道禦史。”

宋楚疑惑道:“禮部員外郎,官品不高。一個是禮部的職務,一個是都察院,怎會令你二者兼差?”

劉愈早就準備好了說辭,他所引用的身份,在朝廷也的確是有利可查的,並非他虛構。

“宋兄或有不知,順朝在今年年初,剛剛平定了逆王的內亂,本使以禮部員外郎從軍伴駕出征,有功在身,這次又有出使任務,因而在官職上得到提升。從正六品提升到正四品。但因禮部官員重資曆,在下在禮部的官職還是處在原位,上台道禦史,不過是一個虛職而已。”

劉愈說的頭頭是道,本來就對中原官場不太了解的宋楚根本挑不出毛病,反而覺得劉愈越來越像真的,宋楚再問道:“那尊駕是何時於何地出發?”

“本使身出長安,是今年三月初一,隨從共二十六人。”

宋楚突然一股冷笑道:“三月初一?據我所知,三月中,順朝的內亂剛剛才平息,順朝皇帝尚未歸朝。”

劉愈本來是為了突顯自己此行的凶險,才將時間提前到三月初一,增加路途時日所耗,他沒料到遠在天邊的月氏國,竟然會對中原的形勢這般了如指掌。

“是這樣,本使雖是奉天子命出使西域諸國,但親授委任書的,乃是大順朝前鋒將軍劉文嚴。本使隨劉將軍是先期回到長安城。”

當劉愈提及劉文嚴,宋楚這才稍稍釋然,他好像又覺得事情順理成章了。

“是劉文嚴派你出使西域的?”

“正是。”

宋楚得到肯定的回答,心中的疑問像是盡解,劉愈猜想大概他是以月氏國的形勢來揣摩中原。畢竟“劉文嚴”在中原也算是大權在握的“將軍”,製定軍國大事上應該有超越皇帝的特權。這事要是放在別的國家,人家還未必可信,出使他國的使者竟然會由一個下臣來授命?

宋楚沒再揪著使者真假的事情再詳細盤問,好像接受了劉愈正牌試著的身份,問了一下中原的形勢,又問了一些劉文嚴的情況,劉愈自然是回答的很詳盡,讓宋楚一直不斷點頭。最後,宋楚起身告辭,說會在月氏的國都相迎。

等送走宋楚,劉愈細想了下,覺得這個人不簡單。

本來宋楚對劉愈的態度非常惡劣,但當劉愈說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立場”,他馬上就改變了態度,甚至在身份問題上再不計較,而他也沒急著表現出想要結盟的構想。這讓劉愈感覺到,宋楚和宋楚背後的冒頂將軍,應該非常會耍弄手段,不得不防!

他有感覺,宋楚一定還會來找他,甚至會帶來一些冒頂將軍的意思。還沒進月氏都城,他就已經選擇了“立場”,將另一個將軍給得罪了。

成功在身份問題上過了一關,令一直在擔心事情有變的摩羅很高興,摩羅特地讓商隊的人從貨物裏拿出酒肉來招待劉愈,席間言笑不斷,正吃了幾口,月氏國的士兵進來催促,讓他們盡快趕路到月氏首都花骨朵。

摩羅表現地很謙卑,馬上讓手下收拾東西。

劉愈出門,想起小乞丐還沒吃東西,便拎了塊羊腿肉給她捎帶過去,小乞丐坐在馬車車廂裏正在發呆,接過劉愈的肉,什麼話沒說啃了兩口,忽而探頭出來望著四下打量的劉愈,道:“能幫我問問龜茲國現在的狀況嗎?”

劉愈無奈歎口氣問道:“你能一人把花剌人趕走?”

小乞丐搖搖頭。

“那就放下心,事情往好的方麵想,等到了月氏國都城,自然會打探清楚。心放回肚子裏!”

商隊一行一路向東南方向,走的很多地方都是戈壁灘,走很遠的路才能看到一點房舍,有草原的地方也不多,這麼下去就好像在往沙漠裏走差不多。劉愈心想這樣一個地廣人稀生態很惡劣的國家,想要過的富足的確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