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幕黑黝黝的像塊黑炭一樣,頭上紮著一串串像是風鈴一樣的小辮子,相貌雖然娟秀,但明顯對劉愈來說,這樣的“美女”讓他倒胃口。
布幕用嚴肅的口吻說了一番話,可惜她說的不是漢語,她身邊有個會說中原語的瘦小男子,說的是漢中或是蜀中的口音,本身還是學的,對於聽慣了字正腔圓中原語的劉愈來說,翻譯了其實跟沒翻譯一樣。幸好有切突在。
“你們直接用樓蘭語說清楚,你再轉譯過來,讓本將軍明白是如何一回事。”
一句話,需要翻譯兩次才能到劉愈的耳朵裏,這也的確太麻煩了一些。本來還想表現一下外交氣節的布幕也隻好用最簡單的方式表達。
“她說,她是來商議和談的,吐蕃願意拿出糧食和財貨,來化解他們和順朝及樓蘭人的矛盾。”切突轉譯道。
“不錯,有誠意。這是好事。”劉愈對吐蕃人的誠意大加肯定地說道,“讓她把賠款詳細列明,還有割地的範圍全數寫下來列一份總表。”
切突歎口氣,覺得是劉愈太貪心了,現在吐蕃人肯退兵,對樓蘭人來說已經是好事。
轉譯過後,布幕好像有些氣惱,再次闡明立場,切突再翻譯道:“她說隻有賠款,吐蕃人的土地絕對不能交給漢人。原意是這樣,其實還可以商量。”
以切突對劉愈的了解,這是個小肚雞腸而且很狡詐的男人,現在順朝人在戰場局勢上占優,不拿到“割地”不會罷休,那這場戰事又會拖下去,對樓蘭人不利。
“不行,賠款要有,割地也要有,這兩者缺一不可!你告訴她,如果她不拿出來,那就隻好讓她和吐蕃那個大胡子一起去閻王殿報道!”
“你不能殺害使節!”
聽到劉愈的威脅,布幕一句漢語脫口而出。劉愈稍稍訝異了一下,想了下,這女人還挺冷笑道:“原來懂中原語。哼哼,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但你可不是什麼來使,你率兵來搶你們那個烏魯將軍,你也是戰俘。一個戰俘還有資格談條件?”
“可是你們偷襲在先,無恥!然後虐待我們的將軍在後,更無恥。”布幕罵道。
劉愈哈哈一笑道:“那就讓你看看什麼是更無恥的,來人,把她的牙全部敲碎了。”
劉愈輕描淡寫的一句,凶神惡煞的順朝士兵就已經向黑羔羊一樣的布幕圍攏過去,布幕大叫道:“我答應你們的條件。”
“這就對了嘛,說話辦事要知道審時度勢。”劉愈再次表達了讚揚,“不過話說明白了,你許下的承諾好使嗎?一來一回所耗時日,本將軍可沒多少時間在這裏跟你們瞎耗!”
布幕用漢語說道:“我,代表著我們的讚普,這次的戰爭是我們輸了,我們願意接受戰敗國的懲罰。土地和財貨,你們盡管開出條件。”
劉愈笑嗬嗬道:“就喜歡爽快人。我開的條件也不高,就按一個戰俘二百斤糧食,至於土地,也就是把樓蘭國往東順朝往西的這塊土地,全都歸於我們順朝。這樣如何?”
劉愈開出條件,切突稍微鬆口氣,她覺得這條件還真不是很苛刻。一個戰俘二百斤糧食,算算順朝人應該也沒抓幾個戰俘,而樓蘭往東的土地,大多數都是曾經樓蘭國以及周邊小國的疆土,本就不屬於吐蕃人的,交出來也是理所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