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愈和徐軒築在偏安殿會見了隋妤,隋妤見到夫妻二人便起身相迎,手上拿著一份像是文件的奏本。
互相見禮過後,劉愈想讓隋妤就坐,隋妤卻道:“劉將軍見諒,下官在此等候了許多時候,此時恐怕要先回去了。這是今年地方鹽稅的清單,韓相不在,由下官代為整理,呈交於陛下。若是沒什麼事,下官這就告退了。”
劉愈聽到隋妤隻是為鹽稅的事來,稍微鬆口氣。那也就是說隋妤不是為辭官而來。
但劉愈再想還是覺得不對,本來鹽稅的事是由戶部所負責,畢竟鹽稅乃是國家的重要稅賦之一,跟商貿司關係不大,而門下侍郎本身隻是以監督顧問的身份又不負責這個。此時隋妤代為整理,事情有些蹊蹺。其實也沒什麼可整理的,因為鹽稅在年前就已經征收完畢,而之前蘇彥當政時為了解決財政困難,想出了預征鹽稅的方式,準備在國內幾個井鹽和海鹽出產地大肆開采。
這屬於前政府留給劉愈的爛攤子。
“隋小姐,別急著走了。留下來吃頓飯,一起商議一下朝事如何?”
隋妤眼睛亮了一下,看樣子很有神采,不過卻又好像不太願意留下。此時徐軒築也走過來,親昵地挽留了幾句,隋妤才勉為其難答應一同在皇宮裏進餐。
從隋妤的表情劉愈就能猜想,其實隋妤在得知韓升和隋乂被罷官之後,她也動過要離開朝廷的想法。但她很有自製力,知道這時不是意氣之爭的時候,隻要劉愈沒趕她走,她就是賴著也要留下來。
事實就是,劉愈根本離不開她的幫助,更沒動趕她走的心思。劉愈不想讓自己變得眾叛親離。
韓升辭相是他自己選擇,隋乂罷官也是劉愈準備讓藍家領隋乂的情。
劉愈一方麵讓人去準備晚膳,也讓下麵準備好了茶水,與隋妤一同回到潁翠殿,隋妤沒見到女皇在場,也就稍微輕鬆了一些。劉愈留下她,也就是想問問她在施政方麵的一些立場。
柴錦有多少本事,劉愈最清楚。柴錦悶騷男一個,或許肚子裏有點小聰明卻也表現不出來,現在讓柴錦任右相根本是權宜之計,如果沒人能輔佐好他,國家非讓柴錦給折騰亂了不可。在柴錦之上,劉愈可以作為監督,但在柴錦之下,就需要非常能幹的幫手,劉愈想來想去也隻有隋妤最適合。
主客坐定,劉愈詢問了幾句,隋妤道:“開鹽之事,由下官看來當暫緩,不宜動百姓之根本。”
劉愈點點頭,隋妤的意見跟他所想基本吻合,現在求的就是一個穩,至於會造成任何不穩定的因素都應該暫時摒棄,就好像蘇彥留給他的一些爛攤子。
開鹽雖然看似好像是能暫時緩解朝廷的危機,但鹽多了同樣價格就低了,利潤就少,這就會傷害商家的利益,朝廷的收入並沒有太實際性的增長。而鹽的開采又會造成之後一兩年鹽的短缺,到時鹽的價格再瘋漲起來,受累的還是百姓。
供求關係,不但是商賈所看重的,也是朝廷所首先要麵對的。不管是農或者商,都是以供求來決定百姓和朝廷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