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內兵荒馬亂的,京兆府連同六防司衙門開始在城裏大肆搜捕,對於平常百姓來說,隻當是朝廷在捉拿竊賊或是重要的案犯,他們更關心的是天亮以後會不會解除戒嚴,因為他們還要生活。
此時的皇宮氣氛壓抑,原本的軍議暫時中斷,蘇彥和蘇碧兩人暫時先回到雅前殿,焦急地等候宮外的消息,可惜一直到半夜,事情依舊沒有進展。
蘇彥的神色帶著幾分局促和不安,幾次想問立在門口看著外麵一片黑暗的蘇碧,最終都沒問出口,直到蘇碧自己發覺了皇帝的異樣。
“陛下可是有事要說?”蘇碧問。
蘇彥這才歎口氣道:“四皇姐,能不能罷手……別找了?師傅他,不會害朕的。”
“現在的問題不是劉文嚴要害皇上,而是不能不將他拿下,隻有如此我們才會多幾分應對花集安的勝算。臣妾不是早就說過,我們不是要殺劉文嚴,是要善待他,等事情平息下來,他照樣可享受他的榮華富貴。難道他為朝廷犧牲這點都不行?”
蘇彥支吾道:“可……師傅他應該……不情願吧。”
“現在輪不到他情不情願,既然他鐵了心要跟陛下您為難,您還需要為他留什麼情分?陛下到底是要師徒的情分,還是要我們大順朝的千秋基業?”
蘇彥一時語塞,說不出一句反駁的話。
蘇碧是這次軍事計劃的總指揮官,當袁博朗身死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朝廷跟軍方之間再無通融的餘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此時的蘇碧也不再聽蘇彥的囉嗦,她已經有些不耐煩了。
一直到黎明,雅前殿的燈火都沒熄滅,連同其他進長安城的文官武將都沒離開皇宮,到天亮時,京兆府和六防司的人都進城回報,沒有發現劉文嚴一家的蹤跡。連同派去城外阻截劉愈可能往女軍軍營又或者是霍病軍營的路,也是絲毫沒有發現。
因為劉文嚴一家失蹤是在城門關閉之後,而城門昨夜未發生闖門事件。
“玩失蹤?”蘇碧聽到消息拳頭握的緊緊的,看著長安城的城圖道,“會不會混在女軍侍衛裏混出城去了?”
蘇碧所說的是昨晚女軍副帥徐菜花突然進城的那一趟,徐菜花進城的時機和動機都很詭異,而出城也比較匆忙,讓蘇碧不安。不過屬下馬上又回報,說徐菜花離城時身邊隻有少數侍衛,而且都詳加盤查過,並無劉文嚴一家的身影。
“那就是還在城裏,全城戒嚴,繼續搜捕,直到找到劉文嚴為止!”
京兆府尹小心問道:“若是劉文嚴……反抗呢?”
“格殺勿論!”蘇碧咬牙道。
蘇碧身後的蘇彥想說什麼,但最終還是沒說出口。事情變化的太快了,誰也沒料到他那個師傅會突然收到風聲自己藏匿了起來,對於蘇彥來說,這種臨大戰的準備工夫還是做的不足。
長安城繼續全城戒嚴,從早晨一直到下午黃昏,城裏被搜的人仰馬翻,各家各戶都要被搜查,但顯然收效不大,長安城實在是太大了,劉愈一家如果有心隱藏,想在十天半個月內被尋找到那是很困難的。以劉愈的機智,顯然不會找一些容易被尋找到的地方,他肯定會變著花樣將自己藏好。
城裏這麵劉愈一家依然沒有下落,到日落黃昏時,潼關那邊卻傳來消息,說是花集安已經陳兵在潼關關下,並且給守城的兵將發了通牒,說是三軍歸關中,歸不得便要闖。眼看潼關關下一場血戰就要展開。
花集安給潼關守將的期限是三天,而事情是在臘月初九的晚上發生的,也就是到十三日淩晨,朝廷還沒有允許花集安帶兵回關中,那潼關就將成為內戰的戰場。長安城裏本來就在為尋找劉愈的事忙的焦頭爛額,現在再遇到花集安的緊逼,連蘇碧都有些失去法度。
軍方就好像接連出招一樣,劉愈的失蹤和花集安的緊逼相輔相成,好像是商量好的。原本朝廷是要拿住劉愈來要挾女軍和劉愈的舊部屬,比如說霍病和齊方等人,但現在看來,因為朝廷動手晚了一步,很可能將這些人推到花集安的陣營當中去。
“劉文嚴,你到底是要助社稷,還是要亂國?”蘇碧除了感歎別無他法。
現在隻能是一方麵繼續搜尋劉文嚴的下落,另一方麵要趕緊召開軍事會議,商討潼關能守幾天的問題。
絕對不能讓花集安率兵進潼關,這基本是軍方所共識。潼關是長安城外最後一道屏障,過了潼關接下來將是一馬平川,長安城將直接落在花集安鐵騎的圍困之下,到時天子就成了籠中鳥,長安城也將成為一座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