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寧府文化產業的興盛,使得女學有了生根的土壤,而其中最大的推動者便是頌揚儒家學說的淮北著名大儒孫唯謙。
孫唯謙可說是大順朝曆朝以來最出色的文學家和詩人,他的書籍在這時代刊印是非常多的,也得到儒者的推崇。而本身孫唯謙又是個治學嚴謹的教育者,在一個崇尚大男子主義的時代裏,孫唯謙推崇女學本身就讓劉愈有幾分欽佩。
欽佩歸欽佩,孫唯謙最不該的地方就是跟劉愈唱反調,而淮北學界對劉愈的抨擊,也基本是由孫唯謙所主導的,他和他的徒子徒孫正在用輿論的方式對劉愈施壓,就好像看準了劉愈不敢發作一樣。
而以此時劉愈的狠辣,就是無端發起一場文字獄,他也是能做的出來的。
“孫老先生博學多才,若是過東寧府而不拜會,實在是本王的損失,哈哈,其實陛下近來也常讀孫老先生的書籍。”
等劉愈和孫唯謙到了疏遠的正堂,正堂內隻剩下二人,劉愈毫不客氣的坐在主座上。劉愈說話間也沒讓孫唯謙落座,孫唯謙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不敢當,若是皇上要讀老朽的書,老朽自當將書籍雙手呈上。”
“孫老先生抱恙在身,怎的不坐?趕緊坐,在本王麵前不必拘謹。”劉愈指了指旁邊的座位,說話的語氣像是很恭敬,也好像是命令一般,等孫唯謙帶著幾分遲疑坐下,劉愈又續道,“近來聽說孫老先生剛刊印了一本曆代奸臣集,聲名在外,隻是無緣一睹,不知老先生這裏可是有成本?”
孫唯謙臉色有些難看,但還是點點頭道:“回臨王殿下,老朽這裏的確有一本,讓老朽起身去拿。”
“不必了,本王自己來,怎敢勞動孫老先生?”
書院的正堂,也是半個書房,很多書籍都擺放在內,而若是有儒者來討教詩詞,這裏也是一個招待以文會友的處所。劉愈起身到了桌前,拿起書桌上的幾本書,其中有《****錄》一本,劉愈拿起來回到座位上坐下,翹起二郎腿,一頁一頁翻看起來。
“孫老先生真是見解獨到,這些****,一個個真是該死,篡國自立,將帝王都不放在眼裏,這哪裏是臣子,分明是一些狗膽包天的惡賊!”
劉愈嘴上罵的過癮,就好像在痛斥他自己的罪行一般。
當然劉愈並非是第一次看到這本《****錄》,雖然書中沒有提及劉愈的大名和事跡,但卻也有言語影射於當下。孫唯謙也是在書中呼籲要與“****”勢不兩立,絕不能容****亂國之事發生,有撥亂反正之意。
此時的劉愈越是不動聲色,在孫唯謙看來劉愈越是來者不善。劉愈這次主導了天子南巡,到現如今朝廷上下包括很多局外人都看不懂劉愈所為,劉愈名義上是要讓天子登基之後,巡遊於四海來彰顯皇恩浩蕩,但誰也都知道,現下的長安城並不太平,天子離朝會讓一些有心人有機可趁。
“臨王殿下喜歡的話,不妨把這本書拿回去,老朽倉促立作,有不盡之處還請臨王您斧正。”
劉愈放下書,笑道:“不敢當,本王不過乃是一武夫,所謂夏蟲焉能語冰?本王不敢做著書人,隻做個書裏人人就行了。”
劉愈說話間又把書給提了起來,邊看邊道,“真是希望早些將本王也著在此書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