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失憶了?(1 / 2)

作為天子回京城後第一次大朝會,朝廷上下早就在做準備。六部九卿,長安城內外的大小衙門,已經提前數日便將這半年來大小的事情整理總結,彙報給尚書省那邊,再由尚書省的幾位當家人,韓升、隋妤和柴錦挑選其中重要的事情,反饋回去,讓他們將這些事,重點在朝會上向新皇言明。

而一些地方上的事務,韓升從很早便在準備,有很多緊急的事例如涉及到災荒和變亂的,韓升也早就傳到建康城那邊,再轉給身在嶺南的劉愈。而一些不太緊急的,比如說地方上所申報的幾年的財稅改革,又或者是地方商貿活動的細則,韓升則妥善做了處理,也準備列出來,在朝會上一一說明。

一家之主不同於一國之主,一家之主,所要麵對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而一國之主,所要處理的,絕不是用一句話可以概括的。在這個愚昧的年代,即便是哪裏出現塊隕石,也會當成是國家大事,因為國家中權重很高的一方麵,便是祭祀。很顯然,在琪兒登基之後,祭祀的事被荒廢了,這不但是大事,還是天大的事。

因而在朝會的一開始,禮部尚書隋乂,便提出天子舉行祭祀大典的事宜。

此時在峰翠宮內,但凡在長安城中,正五品以上官員全部出席,而武將那邊,正將以上除當值外也要出席。官員足有數百人之眾,而這些人,顯然不是一座宮殿能容納的下,因而有一半人要在宮門外等候。

文臣方麵,以韓升為首,在他左後方文官之前,便是中書令,也是滿朝官員中唯一的女子,隋妤。隋妤身旁是門下侍郎柴錦,再後麵,是六部九卿的官員,各部尚書單獨站了一列。

六部衙門,雖然名義上圍獵均等,而各部尚書也是同樣的品階,但在朝中,有不成文的規矩,就是以吏部尚書為首。此時六部尚書,吏部尚書李延年,是李遮兒的父親,劉愈的嶽父。兵部尚書李糜,禮部尚書隋乂,都是劉愈好友。戶部尚書劉賀,是劉愈的大哥。

劉愈的親戚和嫡係,占了六部尚書中的四位。這年頭各部隻有一個尚書,那是一部的“部長”,可說是位高權重。劉愈在各部中滲透不但是在部長級別,連下麵的官員,包括一些侍郎和副官級別,也為劉愈嫡係所占。就連當初劉愈找回來推廣南洋甘的唐才和甘茂二叔侄,現在也在戶部和工部中擔任要職,就更不用說劉愈的那一票兄長。

六部中,刑部尚書王簡和工部尚書公孫業並非劉愈的嫡係,且二人都是經曆了老皇帝、蘇彥和現如今的三朝元老。本來也算是一種平衡,但滿朝上下的人也都知道,王簡是曾經信竹君蘇碧的嫡係,在蘇碧助南王滅劉愈一戰而失利之後,蘇碧已經大勢不再。如今王簡通過兒子,也就是京兆府尹王虎的關係,跟劉愈關係非常緊密。至於工部尚書公孫業,那是個很迂腐的老臣,從來不結黨,也不理會別人的看法,這種人別人想拉攏也拉攏不上,屬於五票讚成一票棄權中的那一張“棄權票”。

武將方麵,以定國侯劉兆居首,雖然勇侯霍病風頭很盛,但他畢竟年輕,需要站在劉兆的身後。再之後是何茂和一些邊軍的舊將,因為劉愈很多嫡係軍隊還在嶺南做最後的掃尾安撫工作,其實也就等於說,武將方麵也被劉愈全權所控製。至於一個在蘇彥一朝很至關重要的人物,曾經的禦林軍總統領瞿竹,則未出現在朝會當眾,這讓很多人感覺到費解。其實不少人知道瞿竹跟劉愈的關係一向不錯,而瞿竹從一個狂傲的少年無賴,到在朝中身居要職,前後兩年時間也都是為劉愈所一手提拔,看不見他出現,很多人會想,難道是瞿竹因為一些“不為人知”的原因,被革職了?

隻有很少的人知道,現在作為秘密情報機關的瞿竹,現在要擔當的是原本韓升在老皇帝一朝中的任務,就是當一個不再為外人知曉的“影子”。他做的事,很多是秘密的,他不會主動去招惹任何人,但一旦需要去招惹,那一定是大麻煩。

原本在朝會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是為蘇家的皇子和皇孫所準備,但在這次朝會中,姓蘇的皇親國戚很少,也難以站在前麵直接麵對君王。但現在身處在玉階之上的劉愈卻知道,這些皇親國戚,雖然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風光,但今天的朝會他們卻是主角。

玉階之上,扶欄之後,是龍椅。

峰翠宮龍椅的格局跟雅前殿的不同,峰翠宮是舉行大規模朝會的地方,因而龍椅之前不會有案桌等輔助辦公的器具,峰翠宮的龍椅也格外金光燦燦,劉愈以前也想過,這龍椅到底是不是純金所打造。後來劉愈也單獨了解了這事,龍椅的主體是木頭,隻是在木頭之外有一層鎏金。每過一段時間,鎏金褪色,工匠們還會做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