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冬臘月,寒風瑟瑟。
略微有些晚起的夏聽凝來到梨院的偏廳陪娘親水氏和弟弟夏子雲用膳。
這幾日天氣越來越冷,夏老夫人到底是人老了,身子骨已不太好。今日便免了府裏的各個主子過去請安。
夏聽凝也因此多睡了一個時辰。水氏也不催她,而是極有耐心地跟夏子雲一道等她起來了再一起用膳。
一踏進廳裏,寒冷的感覺便頓時遠離,隻見幾個炭火盆子有序的擺放在各個角落,隱隱跳動著的紅色火苗正源源不斷地將散發著熱氣,讓人感到一陣暖和。
舉步來到餐桌,夏聽凝像往常一般坐到水氏旁邊。
水氏看向自己的女兒,關切道“凝兒,天這般冷,你可得多穿幾件,莫要生病了。”
夏聽凝笑著點頭“我知道了,娘。您和雲兒也一樣要注意保暖。”
邊說邊替水氏和夏子雲各盛了碗粥。
水氏高興地喝了口粥,後又突然想起件事,偏過頭對夏聽凝道“過幾日就是花燈節了,到時候你也出門去看看。這京都的花燈節定是要比宜興城那兒的熱鬧些。”
聞言,夏聽凝伸筷子夾菜的動作頓了頓。原來再過幾日就到花燈節了嗎?她這段時間前忙前後的,竟都不知花燈節就要到了。
霎時,夏聽凝的眸光一閃。像是想到了什麼的樣子,輕輕勾起嘴角。花燈節嗎,確實是個極好的日子。
五日的時光轉瞬即過。
這日,天麒國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花燈節。
在這一日的夜晚,幾乎所有的年輕男女都會出門賞燈遊玩。街道上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
往年在宜興城時,夏聽凝也會上街參加花燈節,跟人們一樣融入到這一熱鬧、歡騰的節日中去。但今年的花燈節對夏聽凝來說,卻有著另一個重大的意義。
那就是她將要在夜晚的花燈會上為自己的鋪子跟酒樓宣傳造勢。
前幾日陪娘親用膳時,無意間聽她說起今年的花燈節就要到了。這不禁讓夏聽凝靈光一閃,頓時有了想法。
她想在花燈節這一日放飛‘孔明燈’,以此來為自己的鋪子跟酒樓做宣傳,相信到時漫天飛舞的花燈定能讓整個京都都沸騰起來。
事不宜遲,夏聽凝當即就挑燈夜戰,畫好幾個花燈的樣式,吩咐晚玉將之交給常諾,讓他帶去給他父親,務必要在花燈節前將這批燈趕製出來。
因為擔心燈可能會在半途燒起來,夏聽凝特地在蠟燭的周圍加了一層防護,每個花燈隻放置了一小節蠟燭,限定了飛行的時間。確保不會讓其燒起來。
她將孔明燈設計成小巧可愛的造型,糊上各種鮮豔顏色的紙。在燈底下懸上一張宣傳單,又控製好燈本身的重量,不至於讓它飛得太高。
隻等著花燈節這一日的到來,好讓她的美人堂和暖煙樓被全京都的人所知曉。
這夜,夏聽凝告知了水氏一聲後,便帶著晚玉匆匆出府,趕去與常叔和於叔會合。
至於李氏,老早就帶著兩個女兒出門參加花燈會去了。
街道上到處張燈結彩,好不熱鬧。許多年輕的公子小姐走走停停,談笑不已。
夏聽凝來到約定好的碰麵地點,常叔跟於叔兩人早已在那邊靜靜等待著。
這裏是暖煙樓後邊的小院子,位置較為隱蔽,不易被人發現,所以她選擇在這裏燃放花燈。
院子中央已經擺放好兩張方正的大桌子。上麵整齊有序的排列著幾十個小巧的各色花燈,每個花燈底下都有支架支好,旁邊還放著幾根火折子。
夏聽凝也不多說什麼,直接就對著常叔和於叔說道“點燈。”花燈會早已開始,現在正是放燈的好時機。
四人每人拿了一根火折子,一個一個地點燃花燈裏的蠟燭。
常叔跟於叔雖然見夏聽凝一臉淡然地點著花燈,但心裏卻一直在打鼓:這燈真能飛起來嗎,小姐怎麼淨想些稀奇古怪的點子。
不多時,擺在桌子邊緣的一個花燈隱隱有些上升之勢。隨著蠟燭的燃燒而不斷產生熱空氣,淡藍色的漂亮花燈終於冉冉飛起,順勢升上了夜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