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當年此處定三分中(1 / 2)

湖光山色,四周飄絮漫天飛舞,樹枝在風中搖曳。

木殿城人聲沸鼎,文人,墨客,平民,貴族全部不分等級在澱城河附近遊玩,促留。

今天是八月初六,木彎文化節。顧名思義,才子佳人聚首,互相吟詩作對,抒發情懷,可情詩,可比賽。

澱城河寬三百多米,長通往橫沙江河直入水吱。木殿早已開通商貿往來,澱城河可直入水吱。兩國商貿往來頻繁,國情美好。

然在澱城河外圍有一碼頭,護城碼頭,卻是攔住四麵八方水中船隻。

不管是國家船隊,還是商貿往來賈商,或是別國來使,到了護城碼頭必須靠岸。改為陸路進入木殿。

木殿是木彎國都,天子腳城。百姓安居樂業,商貿全通,官與民表明上一片和藹。

澱城河圍繞木殿半圈,有兩條橋梁。第一條橋梁在西邊鬧市,周邊酒樓,茶館,客棧雲集。寬闊的大道上,小攤,小販聚集。直立水中支撐橋梁的是四條圓柱子,用青石板砌成;高二十一米,寬三百米長形成一拱橋模樣橫穿兩岸。

第二條在東邊鬧市,同第一條用青石板砌成拱形橋梁。但這地方河道狹窄,水流變得川急,兩岸寬一百米。東邊比起西邊缺了一份富貴,東邊大多是平民百姓和賈商,西邊大多是權臣世家。

玉珂買的小院在東邊,出了巷子往前走五六分鍾就能看到澱城河棧橋。已是晚上,在平民區這邊還是兮黑一片,大多舍不得點亮蠟燭油燈。

走出數百步,眼前豁然明亮起來。第一眼看到是一家客棧,在青石板大道旁,門梁上掛六個吉利紅色燈籠。照亮了附近道路,在往前就開始變得熱鬧起來,店鋪雲集。賣文房墨寶的店鋪大門已經緊閉,剩下的隔了三四家有一客棧。上方飄逸的揚著白旗,紅旗,藍旗,上方各寫店家名字。

一路走來,琳琅滿目的商品,雜物,其中最多的是客棧。

玉斐小手緊緊拉著玉珂的,跟在她身後。遊蕩著這繁華熱鬧的東街。

今晚是文化節,大多店鋪都未關門。燈火把整個木殿照耀的猶如白晝,好似從未黑夜。

走幾分鍾,到達棧橋旁,少許船隻點著大紅燈籠在湖中央蕩漾。有矮處台階下了澱城河,上麵放著數不清的各種顏色小燈籠,周邊穿梭來往穿著麻布衣的貧農,家庭稍好的穿著亮麗的衣裳,顏色各種各樣,煞是好看。

還有小販喊麥高昂的呼賣聲,人們溝通的說話聲,走路的腳步聲。

玉珂很安靜,拉著玉斐的手慢慢的走在東街的大道上。眼睛緩慢的看著兩旁矗立的商鋪,過往的人群。八月初六,文采節,拗不過玉斐想要出來見識的心。

玉斐興奮的把眼睛四散開來,激昂的觀察著周圍的熱鬧。在傅府那麼多年,唯一一次上過街,還是姐姐那天帶他出來。他就像是籠中鳥被關著傅府那座小院裏,不敢出來,不敢走動。

害怕時抱緊了身子哆嗦的把自己掩藏起來,他的視線隻能看到那一小方天地。他記憶力非常好,所以娘親三四歲時和他說的話,他一直記到現在,還能清楚記得娘親的話語,語氣和語調。

拿出來一遍遍回味,沒有朋友,甚至除了傅府的人沒有見過任何同齡人。傅府下人欺淩,府中姐妹還要欺辱,他以為他的日子終究這麼過著。等著爹爹那天良心發現,還有他這樣一個兒子,讓他走出那座囚禁著他們姐弟的小院。

可是終究沒有,娘親走的義無反顧,他還清楚的記得,娘親溫和滿臉淚痕的看著他。“玉斐,娘親走了,別怪娘。有一天你長了翅膀,也飛出去吧!這個傅府就是牢籠,囚禁不住你的。”娘親紅著眼睛說完後,最後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走的毫不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