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章 幫手(1 / 2)

等到楊善開始旁征博引,擺事實講道理的開始論證“大明有沒有在互市交易中欺壓瓦剌”這個論題的時候,也先終於知道自己惹到了不該惹的人。

他接見楊善的時候,已近午時,本就快到了用膳的時間,可楊善說得興起,從馬匹交易價格到布帛等級,從賞賜數量到交易人員良莠不齊,滔滔不絕,口沫橫飛,聽得也先目瞪口呆,除了連連點頭,壓根沒了別的反應。

就連鐵木爾,偶爾提出一句反對意見,楊善那邊都有十句百句等著回應過去,動不動還引得聖人言,旁敲側擊地一再提起如今明軍的裝備如何精良強大,瓦剌這邊的危機等等,聽得兩人背心冷汗直冒,麵麵相覷,從此再不敢小看老者。

等得兩人心服口服,再無反對之言,楊善方才長出了口氣,同情地看著他們說道:“太師起先被下人蒙蔽,導致此番興兵無功,反倒傷了元氣,若是再興兵戈,隻怕損失更大,倒不如就此罷手,送還太上皇,兩國恢複邦交,日後互市交易如故,歲歲來朝,照樣有賞賜。如此皆大歡喜,對兩國上下都是好事,太師以為如何呢?”

也先原本就已經對朱祈鎮全然沒了興致,巴不得早日將這個吃白飯的無用人質送走,所以才三番四次派人去和談,如今見他總算說到了正題,這個提議正中下懷,自然是忙不迭地點頭,早點送走了太上皇,也就可以早點擺脫這個喋喋不休的家夥。

楊善趁機送上了國書,開始商議迎回太上皇的具體事宜。

也先隻是草草掃了兩眼,便遞給了鐵木爾。

鐵木爾仔細看了一遍,便皺起了眉頭,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既然你們說要迎回太上皇,為什麼在這國書之中,隻字不提?到底貴國的皇帝,有沒有誠意要迎回太上皇呢?”

也先一怔,接過國書看了一眼,便狐疑地望向楊善,看他如何解釋。

好在楊善早有準備,他既然敢帶著這麼封空洞無物的國書兩手空空的來,就不怕抓住這個漏洞。

“此乃我朝天子,為了顧全太師的名聲,特意而為。若是在國書中說明要太師送還太上皇,太師照做,乃是奉命而為。如今書中不提,太師主動送還,那就是大仁大義之舉,為兩國邦交友好,如此苦心,太師難道不明白嗎?”

“明白明白!”

也先聽得顏麵大開,原本委屈憋氣不得不為的事情,如今被他一說,倒成了仁義之舉,如何能不開懷。

“楊大人說得有理,其實本太師早就想送還太上皇,兩國交好,方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隻不過,這次你們迎回太上皇,帶了多少銀錢來?”

楊善望著他,一臉的真摯,長歎道:“老臣原本要帶銀錢來,隻是我朝天子說,太師素來仁義,又怎麼以銀錢要挾。今日得見,太師果然大仁大義,早就打算送還太上皇,我就算帶了銀錢,也枉做小人,幸好我沒帶,方能見識到太師的仁義啊!”

也先一下子被噎得不輕,差點被自己的口水嗆住,轉頭與鐵木爾對視了一眼,麵麵相覷,知道遇上了無賴。

人都說秀才遇見兵,有理講不清,誰知道今日兵遇上秀才,更是有理變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