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廟堂安靜多了,它對於客家人,就像是祠堂一樣,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更多精彩網絡小說請訪問仙界小說網)廟堂起初並不是封建與迷信的像征,而是紀念與崇拜的神聖之地,是在戰亂、災荒年代甚至和平年代人們精神的安慰休憩之地。其實很多人也不相信燒一把香磕一個頭會使命運有多大改變,但他們知道心靈能得到稍許的安慰和放鬆,經曆頗多的客家人知道內心的平安是最重要的,因為外界的東西人都不可預測。
在遠古時代,對於深居山中的客家人而言,朝代的更替、統治者為何許人也許大多數人並不曉得,但是廟堂卻一年新似一年,這個說法很諷刺,卻道出了客家人大多數時候與世隔絕,安然隱居的狀況。
要不是戰爭,要不是外國侵略者大範圍無情地闖入,或許他們世世代代就這樣,生於山中,隱於山中,歸於山中,迫不得已的遷移也是走到更深的山林中,然後重新開創一片和平寧靜的屬於自己的生活空間。
客家人逃避戰亂逃避災荒,也追求和平,追求安定團結,與世無爭的生活氛圍,而廟堂是他們心靈的殿堂。
也就是在這廟堂裏,從七八十歲的劉公那裏,林惠成和劉飛了解到許許多多有關隆城以及隆城各家族的曆史。劉公19世紀70年代出生於隆城,劉氏家族原本在外省的劉莊,莊上全是劉姓,隨著家族的旺盛和人口的增多,當地少人多的小村莊再也容納不下更多的人員時,劉氏先祖不得不外遷。而劉公的先祖就遷到隆城這個地方來,因為是外來人員,在隆城並無田地和其它產業,當時廟堂的主人就派他看守廟堂,幾代人均以此為業,後來因為戰爭和饑荒,單家獨戶的劉氏解放後就隻剩下劉公一個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