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回:閉月多羞花(1 / 2)

話說汪元見著一物熱淚盈眶,那竟然是節翠綠*,喚作十方俱滅,當年也就是現在的齊軍,可謂是聽之聞風喪膽,他一套九節杖法舞的出神入化,一時無人能敵,鎮守邊疆十數載,齊軍愣是不敢犯境,至於後來的“兵敗”暫且不提。

眼下方全又取來三個新鮮玩意,一曰“諸葛連弩”,一發就是十支,威力甚大,尋常士兵鎧甲一中便穿,且發射速度快,稍不留意,那可是要人命的緊,防不勝防;二曰“隱鳴袖箭”,小巧玲瓏,係於手腕,三米之內,傷人無範,箭取咽喉,隻見其形難聞其聲;三曰“神機雙簧”,做功精美,兩頭皆能發滾珠,可碎石容易,亦可裝煙霧頭,逃生甚好。汪元聞言大笑:“方老弟一刻也不閑著啊。”

“我一介書生隻能如此保命。”說罷又取來一根長鞭,汪琳用著正合適,兩人相視而笑,即刻前去會合,片刻相遇,將武器一一分數,藍林也是拿了袖箭,很是欣喜。不再多說逗留,就要進洞,卻見得汪琳懷中抱著白貓,汪元喝道:“還不丟掉它,都是這東西害的背井離鄉。”又看她絲毫沒有反應,怒從心來,上前一把搶過,手中十方俱滅也是跟著揚起,幸得方全拽住這才沒有落下,他見侄女淚眼汪汪,便心軟下來,勸道:“大哥你把它丟棄在這就行。”又對汪琳說:“侄女啊,眼下我們是去逃亡,它跟著我們也是受苦,保不準一個不小心便死於亂戰之中。”果然,汪琳聽聞此言,停止了哭泣,微微點頭算是同意說法,汪元也不在糾結,將貓扔出門外,隨後緊閉房門,聽得貓兒在外麵喵喵叫著,汪琳又是潸然淚下,不過還是隨眾人進洞去了。

大約在黑暗中摸索了半個時辰,終於見到陽光,洞口是在鎮口草垛旁,汪元先前出去,見著四周無人,這才讓方全等人爬出地洞,片刻不敢停歇,迅速離去。

行至三裏外,來到一處渡口,汪,方商量著,臨安是都城,去了可是自投羅網,羊入虎口找死啊,一番計較後決定坐船去平安,那裏離都城尚遠,又是偏遠小鎮,想來朝廷一時半會也找不到,正好安身終老。

說話間已然來臨渡口,本想搭一船出發,誰料他們卻都說今日不載客,問原因又不說,無奈之際,突然走來一人,是那王二,藍林便上前會麵,交談片刻回來告知緣由,原來前些時候來了個神秘人,把這渡口的船都給包了,可是卻又不讓船家做活,工錢倒是照給,眾人見著有這麼好的事,何樂不為,這不已經是第三天了。

方,汪聽了都是眉頭一皺,這是成心和我等作對不成,後背不由得發涼,暗道此地不宜久留,兩人商量,可去前麵十裏的望江渡口搭船,當即不再廢話,奪路逃離。

又行了約莫一裏路,黑夜已然來臨,正愁無地歇息,要露宿荒野,忽然見著前方有燈火,竟然會動,幾人大驚失色,躲在一旁大樹後麵。待靠近才看清,卻是一個小和尚,汪元心道這竟然有佛門弟子,想來那寺廟也就在附近,當即現身,那小和尚大驚,燈籠“撲通”掉在地上,好在沒滅火,汪將它拾起,雙手合十歉意道:“阿彌陀佛,我等冒昧頂撞,驚擾了小師傅,實在是身不由己。”那小和尚仔細打量四人,有二人與自己年齡一般孩童,另二人麵目和善也不似凶惡之人,又見汪琳衝自己甜甜一笑,甚是美貌,一時陶醉,反應過來不由得暗罵自己心不清淨,犯了廟規,當即雙手合十默念佛號,請求原諒,又衝汪元道:“施主有何難言之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