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反對與同意(1 / 2)

與好友張雅婷分別後,沈伶英返回了自己的家中。

一進門,沈伶英就看到父親正在劈柴。她問道:“爸爸,你回來了。媽媽回家了嗎?”

沈父回答:“回來了,正在廚房裏和你奶奶忙著做飯呢。”

那我去看看媽媽和奶奶在廚房還需要幫忙嗎?

好,去吧。

還沒踏進廚房門,沈伶英就大聲喊道:“媽媽、奶奶,我回來了!”

“伶英,回來啦,今天去逛街了?”媽媽聽到聲音,從廚房裏探出頭來問道。

“是啊,和朋友一起去的,還給你們買了小禮物喲”沈伶英回答。

沈伶英立刻從布袋子裏拿出一麵小鏡子,遞給母親,說:“媽媽,你看這鏡子漂亮嗎?”

“好看,真漂亮!”母親看著鏡子稱讚道。

奶奶,你這根簪子是木頭雕刻的,不怎麼顯眼,帶出去也不會有人說什麼。

“好、好,咱家伶英長大了,真懂事。”奶奶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爸爸的是一支鋼筆,我剛才忘了交給他。”媽媽一會你幫我交給爸爸行嗎?

好了,我們可以開始用餐了。請把菜擺在餐桌上,然後請你爸爸過來吃飯。

好,哇…有我最愛的土豆炒青椒,還有西紅柿炒雞蛋,謝謝媽媽。

謝什麼呢?想吃下次再給你做。

之後,我把菜肴從廚房端出,接著喊爸爸吃飯,爸爸回答道:“好的,馬上就來,我先去洗個手。”

———

沒過多久,我們就吃完了飯。這時,我對爸爸媽媽說:“我有件事情想和你們商量一下。”

沈伶英深吸一口氣,鼓足勇氣走到父母麵前,認真地說道:“爸爸媽媽,我想去下鄉做知青,可以嗎?”她期待地看著父母的反應,卻看到了他們臉上擔憂和不讚同的表情。

父母異口同聲地說:“伶英,我們並不同意你去鄉下。那兒的條件太艱苦了,我們擔心你會受不了。”

沈伶英並沒有放棄,她努力向父母解釋下鄉做知青的意義,以及自己想為農村建設貢獻一份力量的決心。然而,父母依然不同意她的決定,這讓她感到有些沮喪。

這時,奶奶聽到了他們的對話。她慈祥地走到沈伶英身邊,輕輕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對沈伶英的父母說:“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我們應該尊重她的選擇,相信她能照顧好自己。再說了,下鄉做知青也是件好事,可以讓她更好地了解社會,鍛煉自己。”

聽了奶奶的話,沈伶英的父母陷入了沉思。他們知道,奶奶向來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她的話總是充滿智慧。最後,他們終於點了點頭,同意了沈伶英的下鄉申請。

沈伶英感激地看著奶奶,她知道,正是奶奶的勸說,才讓父母改變了主意。她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在鄉下好好表現,不辜負奶奶和父母的期望。

好了,伶英,時間不早了你可以去休息了。

我計劃明天早上請個假,為您準備下鄉所需的物品。如:

牙刷、牙膏、毛巾、肥皂等個人衛生用品,以及拖鞋、棉被需要的東西。

好,那我明天拿戶口本去知青辦登記去。

好的,那您明天帶著戶口本去知青辦登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