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熱身賽(3)(1 / 3)

第二百七十五章 誘惑

雖然把蘇頌給送走了,不過蘇頌最後提出的問題確實是讓王靜輝比較撓頭的事情。若是他想要製作其他什麼東西都好辦,憑借著自己的財力物力,加上沈括和蘇頌一班好友的支持,除了那些超時代的武器自己做不出來之外,什麼都可以。不過這火炮是絕對不能夠繞開皇帝的,畢竟火器是大宋保密程度最高的武器裝備,任何和火器製作相關的人才、設備都是被朝廷嚴格控製的,況且自己的身份敏感,繞過皇帝搞火器恐怕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王靜輝不是個狂人,他清楚武器的研發是屬於國家強力部門的管轄範疇,上次就因為弩炮的事情搞得他有些頭大,可見這種事情是萬萬不能隨著自己心意來幹的。

思前想後,王靜輝決定自己親自上陣來加快武器方麵的研發進程,給予參與研發人員更好的待遇。隻有讓皇帝趙頊看到更多的成果,才能夠保持統治高層對此的熱情係數,不然前一段時間王靜輝為提高伎術官員所作的一切又將會被打回原型,這是他不能夠接受的。

轉天王靜輝便來到位於汴都郊外的金屬冶煉作坊,在這裏他看到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鋼鐵冶煉工藝,而蘇頌正和一群身穿綠袍的伎術官員正圍在一架巨大的由水利驅動的機械麵前,若不是王靜輝早就有心理準備,他現在很難看得出這個巨大的機械裝置就是昨天蘇頌和他提及的鼓風裝置。顯然這個巨大的機械裝置隻是一個起到示範作用,在這個試驗性質的作坊中,一切裝置都不是最終的產品,它們都要在蘇頌等人的手下逐步完善,不斷改進。

“改之,這些是工部派出來的官員,準備在全國各個冶煉作坊中推廣這一巨型鼓風裝置,並且逐步以焦炭來煉鐵!”蘇頌見王靜輝來到作坊,便向周圍的這些官員介紹王靜輝。

由於王靜輝給伎術官員說話提高待遇和社會地位,這些工部的官員都對駙馬有好感,紛紛站出來自我介紹。駙馬待人和氣,平易近人這是他們早就知道的,不過駙馬雖然做事常常有些出格,但身為一個外戚卻是潔身自愛,駙馬府的門檻之所以高的嚇人,便是來擋住那些結交的官員的,所以真正見過王靜輝的人並不多,況且就是見過也沒有說過話。

王靜輝想眾人拱手,他知道現在這項研究隻是一個開始,而研究的主力除了主持大局的蘇頌和沈括之外,幾乎全部的研究人員都是來自工部,工部就是王靜輝眼中的人才儲備庫,這裏走出去的人都將會是研發火炮的主力研究員,所以對待他們,王靜輝無疑是比對待朝中大臣還要重視三分。

“子容先生,今天在下來這裏除了看看這個作坊的改進進度之外,還要請先生將這次參與鼓風機、焦炭改進的有功人員造冊,在下也好呈送聖聽,聖上也許會親自召見問對,這都要以作獎勵之依據!”王靜輝故意當著這群工部派來學習的伎術官員的麵和蘇頌說話。

隨著這裏攤子越來越大,僅僅有蘇頌和沈括這樣的大科學家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補充更多的新鮮血液,而眼前這些人還有工部的一些牛人則是他爭取的主要對象。大宋官製最是複雜,工部雖然是六部之一,但其職能上也遠非後代一些影視劇當中所描述的一樣,後人以為工部掌控著所有的技術人員,這中間也有很大的差異——司天監有著有些機械和天文人才,而三司胄案則掌管兵器製造,倒是冶煉掌握在工部虞案手中。王靜輝心中的技術人才在朝廷中的分布及其複雜,甚至有的官員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哪個部門的、歸哪個長官來主管,鬧出這樣的笑話也並非沒有,不過這都是“疊床架屋”式的大宋官製所造成的,即便在大宋官製上下過一番功夫的王靜輝也沒有想到這中間還有這麼大的誤會。不管怎麼說,工部確實是伎術官員聚集最多的地方,而王靜輝眼前的這些綠袍伎術官員也確實都是工部出身的,否則這個時候裏麵摻雜著幾個三司胄案或者是司天監的伎術官員在裏麵,那王靜輝可就傻眼了。

周圍的綠袍官員聽後都是兩眼冒金光——賞賜什麼的他們倒是不看在心中,跟著駙馬幹活這報酬是絕對少不了的,他們都聽說過這個作坊中的人即便是一個普通工匠一個月的報酬也在七八十貫,幾乎都要趕上他們的收入水平的一半了,同級伎術官員在這裏的收入幾乎都能夠保持在兩百貫以上——一邊拿著朝廷的俸祿,一邊拿著作坊中駙馬特批的報酬。本來他們就有借著這次學習的機會能夠得到蘇頌或是沈括的賞識,從工部那個死氣沉沉的棺材裏借調到這裏來幹活,但沒有想到這裏工作的好處還遠不止是錢多。

所謂“寧抱槧,不為監”,參加科舉考試成進士乃至狀元身份步入仕途遠比成為一個伎術官員前途遠大光明的多,究其原因還是在於科舉出身的優秀人才可以有機會進入館閣,那就有更多的機會看到皇帝,有機會得到問對的機會——這是升官的一大捷徑,隻要不出什麼問題,能夠以自己的才華來打動皇帝,那一日一遷決非是夢想,在大宋的曆史上館閣出身的官員甚至有過三日三遷的神話,而他們這些身穿綠袍的伎術官員甚至終身也未必能夠見到皇帝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