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瑪麗貝爾的決定(2 / 3)

而還有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不死生物那邊完蛋的最快呢?這完全沒有道理啊,之前就算麵對混沌魔物那麼瘋狂的進攻,瑪麗貝爾和戰天使還是擋住了它們的進攻,而且那個戰天使也不過是斷了一隻手臂而已。要說不死生物會徹底全軍覆沒,這絕對是件古怪的事情。

不過很快,羅德就得到了答案。

就在混沌魔物圍攻聖殿的三天之後,黑暗之龍的代表帶著他的殘兵好不容易找到了大部隊———你沒看錯,殘兵。整整數百名不死生物的精銳,等他們到達聖殿的時候,居然就隻剩下區區幾個人了!而且這不到十多個不死生物也全部都是這一次不死生物中最精銳的力量,不過就算是這樣,看它們那副有氣無力要死不活的樣子,就知道它們這次也是倒黴大發了。

至於其他的不死生物?全軍覆沒!!

這個消息震動了瑪麗貝爾和其他三人,不過幸運的是,她們也終於知道了那些不死生物是如何失去消息的。其實說起來事情的經過倒也並不複雜,那就是在一個下雨的夜晚,原本正打算去巡查的死亡騎士和他的精銳部下正打算出門時,忽然遭遇到了自己營地裏不死生物的全力圍攻。這讓他們大吃一驚。雖然作為黑暗之龍的代表,死亡騎士的實力很強,但是它手下也都是精銳,要它像瑪麗貝爾那樣一個打一群是絕對不可能的。不過,最終它和它的心腹部下還是靠著自己的力量勉強突圍,總算躲過了一劫。而在那之後,為了保險起見,它們也沒有立刻和瑪麗貝爾取得聯係,生怕其他地方也和自己這邊一樣叛變。於是等待了好幾天,直到確定聖殿這邊沒有任何問題之後,它們這才趕了過來。

而聽到這些不死生物的說法,瑪麗貝爾和羅德隻感覺像是天方夜譚,不死生物也會叛變?龍魂在上,它們幾乎就和機器人差不多了,還叛什麼變?不過很快,他們就從死亡騎士那裏得知了事情的經過———在那之後,死亡騎士也是進行過檢查的,然後它們發現了一個問題。

那些叛變的不死生物,本身的確是沒有叛變的想法的。但是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從外麵侵入,接管了它們的身體,然後滲透進入了它們的靈魂。而這樣一來,原本被束縛的不死生物就好像被病毒入侵的機器人一樣,完全被其他的力量控製了。這也是不死生物和其他活著的生物之間最大的區別,不死生物的靈魂和肉體其實是完全分開的,完全是依靠死靈法術的力量才能夠殘留在這具已經死亡的身體之中。但是活著的生物靈魂與肉體卻是一體的,

不僅如此,瑪麗貝爾還很敏銳的察覺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不死生物們被圍攻的時候,正在下著暴雨。

而之前,第一次阿卡夏之門的守備失去回應的時候,也在下著暴雨。

接著是混沌魔物們進攻聖殿的時候,也在下著暴雨。

而按照死亡騎士的說法,它們遭受襲擊的時候,同樣也在下著暴雨。

再聯係那條黑暗之蛇遭受襲擊後向著雲層上跑去………瑪麗貝爾似乎已經明白什麼了。

而她現在需要做的,就是下一個決定。

“我們知道那些混沌想要幹什麼。”

瑪麗貝爾站在桌前,嚴肅認真的注視著自己身邊的眾人,此刻她們的表情都不好看。雖然得知了目前敵人的真實身份是件好事,可是對於瑪麗貝爾等人來說,這同樣也是個困難的考驗。正因為她們知道對方想要什麼,所以才異常的為難。

雖然說現在從阿卡夏之門裏滲透出的混沌的確正在影響,並且試圖與地球位麵的混沌融合,但是因為創世五龍的封印的緣故,它們泄露出來的隻是一小部分。而現在雙方的力量可以算是半斤八兩———因為瑪麗貝爾作為秩序的規則代言人之一,自然也在與地球位麵的秩序融合,這樣一來,混沌與秩序之間的爭奪上,雙方暫時打了個平手。

那麼雙方都需要援軍。

援軍從哪裏來?

答案很明確———阿卡夏之門。

之前也說過,阿卡夏之門並不是秩序的盟友,它根本不在乎使用自己的是誰,也不會在乎究竟是混沌還是秩序占據了上風,因為它是創世之初,甚至在混沌和秩序都尚未完全成型的時候就存在的創世神器,怎麼可能會在乎這種小事?

現在麵對混沌的緊逼,瑪麗貝爾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開啟阿卡夏之門,並且讓創世五龍帶著它們的子民前來這裏。但是………這其中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當阿卡夏之門通道打開的時候,這個通道首先是要通過混沌屏障的,那麼就是說,在阿卡夏之門打開之後,察覺到異常的混沌就會蠢蠢欲動。如果到那個時候,它們再和已經在地球上的混沌相互呼應,然後徹底占據甚至侵蝕阿卡夏之門為己所用,那該怎麼辦?

之前瑪麗貝爾她們來到這裏的時候沒有出現這樣的問題,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地球位麵的混沌和秩序是相互融合,沒有成型,沒有自我意誌。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什麼裏應外合,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混沌已經在這個世界占據了一席之地,那麼很有可能出現這樣的問題。

但是如果不開啟阿卡夏之門,那麼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因此現在,瑪麗貝爾必須做出一個決定。

“我們要開啟阿卡夏之門。”

她緊盯著眾人,接著一字一句的說道。而聽到瑪麗貝爾的說話,其他人此刻也是鐵青著一張臉,他們都不是傻瓜,他們都知道,這是件多麼困難的事情。特別是在現在的情況下就更是如此了。而且,留給他們的時間,的確已經不多了。